人类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肯定是电气化要代替纯机械化。就像蒸汽机车一定会被电力机车代替一样。虽然目前大多数汽车还都是内燃机为主,但是离开了复杂的电子系统已经是寸步难行。因此纯粹机械动力的机动车辆在当前已经很少见了。从这点上来讲,舰艇的全电化也属于大方向是正确的。电动系统有控制容易,而且可以超功率运行的优点。比如一台1000马力的内燃机,其最大出力指标基本就是1000马力,甚至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其最大出力指标会越来越低。而额定1000马力的电动机出力到1500马力属于家常便饭。这也是为何电动车爬山坡反倒显得更轻松;在大型矿山,那种自重上千吨,一铲子下去就能挖几十吨的机械巨兽基本都是电动机械的一大原因。英美在舰艇全电方面,本来是都是属于起步最早的。谁知道最终都是起了大早却赶了晚集。
英国海军属于一步到位的搞了舰艇全电,直接使用在了45型驱逐舰和2艘女王级航母上。女王号具备2台MT30燃气轮机,平时用2台1.1万千瓦的柴油机巡航;再用2台0.9万千瓦的柴油机用来辅助发电。而45型驱逐舰的发电配置比这个级别更低。福特级航母运用的只是所谓的全舰先进电力分配系统EMALS;也就是前4艘福特级,仍然采用2台AIB堆芯产生的蒸汽,输送到主蒸汽涡轮机带螺旋桨推进,并没有直接用电动机带动大轴推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福特级航母只能算是半全电而不是真正的全电舰艇。福特级都安装了4台满功率2.6万千瓦的汽轮发电机,总功率到了10.4万千瓦,几乎比小鹰级和早期尼米兹级5.8万千瓦的发电功率大了一倍。首次实现了全舰所有舱室24小时空调。包括平时内部温度最高的机炉舱,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会大大提高全舰海上部署长达半年之久的所有人员的舒适度和持续战斗力,同时对舰上设备也有利。福特级采用的是1.35万伏的主配电系统。1.35万伏的中压交流系统主要为核心设备服务,人员舱室里是115伏400赫兹的交流电和270伏的直流电。而女王级上采用的则是1.1万伏的主配电系统;和福特级的电压有区别,但是仍然属于万伏的范围内。国际上基本都把1万伏上下,作为舰艇全电的基本主配电构架。45级驱逐舰和女王级航母动不动就全舰掉电;外界温度一旦超过26摄氏度,天一热就问题百出。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主要症结在于辅机的设置功率过小,而且电能的储存和回收也非常不成熟。但是已经木已成舟,很难再增加辅机的发电能力系统储能,但是不大改又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只能长期僵在哪里。福特级也好不到哪里去!其发电总功率是足够了。2.6万千瓦的舰艇汽轮机发电能力也算单机领先。但是其交流电的主配电架构本身就属于基本技术路线都选错了。
导致不但福特级上的电磁弹射和拦阻系统各种奇葩问题不断,就是其1.35万伏的主配电系统都有明显的问题,日常表现并不稳定。现在看来大平板很可能采用1.1万伏特的中压直流配电体系。采用至少X台2万千瓦的蒸汽轮机专门发电,和推进用的主蒸汽轮机互不干扰;还有1X台柴油辅机,因此大平板的发电能力很可能比福特级还强大。不论是不是核动力,在电力的分配和使用上都在全球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