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斗”脱颖而出,加速开拓全球市场面临欧美挑战。近期,美国《每日科技新闻报》分析了欧洲、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认为历经约17年的艰辛开发之后,欧洲“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终于投入使用,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美国GPS卫星导航系统都将面临“强劲竞争者”。
不过,在一些微观领域,“伽利略”系统与“北斗”系统并非直接竞争者,相反,这两种先进系统的主要对手是美国的GPS。比如,欧洲“伽利略”系统的设计用途是为全球民用商业客户、政府机构客户提供精准定位服务,欧洲宇航局表示目前已经有18颗“伽利略”卫星在轨运作,未来数年内还有12颗卫星将升空运作,还与美军的军用有很大的区别。
“伽利略”系统还将向全球提供一些免费定位服务,但用户需要配备与“伽利略”兼容的晶片的智能手机与导航装置才能使用,也能和美国的GPS系统一样为手持智能设备、车载导航装置提供更为精准的导航定位服务,使得美国的GPS系统在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和中国的“北斗”系统之外,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未来,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英媒预测“伽利略”系统将在国际商用定位、渔业定位、农业定位和安保定位等领域取得巨额市场,仅在欧洲就可以创造出约14万个就业岗位,相关产业项目将带来2432亿美元的利润。按照计划,从2018年起,欧盟内的每辆新车都将配备“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以提高导航能力,并将启用紧急呼叫系统。如果发生车祸,可以启动“紧急呼叫”,当车辆遇到自然灾害,有关机构仍能够使用“伽利略”系统进行定位救援,同时还可进行加密通信。
美军《每日科技新闻报》援引业内人士的话称,“伽利略”系统与“北斗”系统的竞争不像外界想象得那么激烈,如同已经进入安保定位市场的中国“北斗”系统,设计用于民用导航服务的“伽利略”系统,同样重点瞄准国际安保定位服务市场,即为各国警察及反恐机构、消防部门以及救援部门提供精准定位。各国安全机构的无数装备需要卫星导航,而“伽利略”系统比美国的GPS系统的定位精确高10倍左右,而且其抗干扰能力更强,因此其在安保定位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预计“伽利略”系统的潜在安保客户多为西方亲密盟友的安全机构——这可能是出于“防范技术泄密”方面的考虑。
中国“北斗”系统预计将更多地向发展中国家的安全部门推广定位服务,至少在安保定位市场上,两者之间的竞争客户目标并不完全重叠。预计“伽利略”系统的主要竞争对手实质上是美国的GPS系统,前者并不会冲击北斗的市场开拓计划。“伽利略”系统定位于民用而非军用,那些常被美国以军事和安全原因随意切断GPS信号的国际客户,可能纷纷转而使用‘伽利略’系统,预计未来GPS系统在欧洲市场上的份额可能首先迅速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