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这么久中国最新型运载火箭终曝光:光看性能就知道中国雄心多大
2016-11-25 10:40:16



运载火箭为将人造物品送入太空的唯一工作,它的能力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航天水平的高低,中国对运载火箭的研发工作一直没有停过,本世纪以来,研发了新一代的运载火箭,其技术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如今已开始投入应用,仅今年即完成长征七号与长征五号的首飞,正在研发的有长征9号,推力三千吨级的超大火箭,再有一个好消息:长征八号曝光。



有人很早以前就是注意到长征火箭系统中,有长征八号的空缺,可惜无相关资料,实际早已开始研制工作,只是一直没有承认有这个型号存在,藏这么久之后,这款中国最新型号的运载火箭才终于在今年曝光,并公开了许多详细情况,这是一款中型火箭,以增强中国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能力为目标,将主要担任国际发射业务,计划2018年首飞。



所谓太阳同步轨道指的就是卫星的轨道平面和太阳始终保持相对固定的取向,轨道倾角接近90度,卫星要在两极附近通过,又称之为近极地太阳同步卫星轨道。这个轨道特别一点,可以保证确保卫星始终在太阳光照区域内,这样不至于出现没光照,太阳能发电板无法供电的问题,由于有稳定的能源供应,卫星不必配备太多的电池设备,体积自然可以小一点,性能则不受影响。更重要的是:轨道高度较高,那么视野较大,可以完成大范围监控,很适合于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的需求,再有就是战略预警卫星,高度较高确实不利于侦察地面目标,可是它针对的是弹道导弹--飞行时的信号特征明显,很容易分辩出来,也便于识别与定位。

当然了,有优点,也有缺点,那就是它对轨道精度的要求很高,许可偏差非常小,这对于运载火箭、卫星控制,以及地面测控等都有提高极高的要求。当然了,这些问题对于中国都不算问题了,随着中国卫星技术的进步,真正的问题不再是什么设计问题,而是成本问题,如果能把各方面的成本降下来,那么我们就可以发射更多的卫星了,长征八号的研发即为此目的。

长征八号具备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3-4.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7.6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2.5吨。性能算不上什么突出,它强调低成本,比如:采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也就是液氧,液氢,煤油等,这类燃料价格相当便宜。以上性能似乎没什么特别,那么再看下面的介绍:经过优化设计等,采用模块化等技术,可以依任何需求,组合成不同的子型号,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以及生产时间,进行发射准备的时间也大大缩短。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为:年执行发射能力为10发,任务准备周期为8-15日。
光看这个性能要求,就知道中国雄心多大。如果工作顺利,只需8天准备即可以完成一次发射准备,这可是中型运载火箭,几乎相当于快反火箭的速度,最多可送4.5吨卫星上700公里轨道,也是一不低的目标,至于一年10发,这才是重点,中国不光这一款火箭,把其它发射任务算上,一年所进行的总发射次数要达到30次以上,几乎实现了每周一次发射的目标,每年发射的卫星将达到100枚以上,以前从没有任何国家达到过如此大的发射量,以后我们将刷新全球火箭及卫星发射量的记录!



这对于我们发展自已的卫星网络非常重要,这个网络不是一枚二枚卫星,中国研发与制造各式各样的卫星不存在技术问题,水平也不低,问题已变成规模。仅以战略预警卫星为例,美国在太阳同步轨道上已经布置了24颗小型卫星,可以实现对全球范围全部弹道导弹的不间断加全程跟踪探测能力,想要维持这个能力就要每年都需要发射新卫星来补充。中国也确实掌握了相关的技术,也发射了自已的战略预警卫星,问题是规模无法与美国比,只能维持个位数的卫星,这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建立与维持卫星网络,已成中国未来的主要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