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轰20要现身了?机体或比B2稍大,战力是轰6K的五倍
2020-06-17 20:40:32



就在不久前,我国央视频道的一档节目中,首次引用了港媒的报道和评论,谈论了我国新一代的隐身战略轰炸机。

其实关于我国的下一代轰炸机,如今早已经是一个众人皆知的秘密,而当空军司令员马晓天正式公开我国正在研制新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之后,人们对于新型轰炸机的讨论就猛然火热了起来,似乎就是我国的下一代隐身轰炸机将呼之欲出。


那么,我国的新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在性能方面到底如何呢?从目前我军的需求,以及军事专家们偶尔透露出的风声来看,目前我国的隐身战略轰炸机走的应该也是美国B2以及B21轰炸机的路子,即亚音速隐身飞翼式布局的轰炸机。

飞翼式布局的轰炸机优点有很多,比如说内部空间大,同时升力系数高,载荷能力极佳。

与此同时隐身性能也非常好,当然了,飞翼式布局的缺点也很大,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飞不快,其次飞控系统复杂,且机动性非常差。


其实在民间,还有一种关于我国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的声音也非常大,那就是我国未来的轰20会不会是一款超音速隐身轰炸机呢?

这一部分人的想法是,飞翼式布局、亚音速飞行的隐身轰炸机本身速度太慢了,同时打开弹仓也有被发现的风险,一旦被发现了,速度这么慢就等于死,所以要发展一款体型稍微小一点的超音速隐身轰炸机,跑起来速度也快。

可惜的是,这些人的理想很丰满,然而现实却很骨感。实际上超音速突防的理论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就已经被淘汰了。


当年这个理论之所以兴起,是建立在当时的地对空或者空空导弹本身的性能不足,跟踪能力差并且速度也慢。

所以轰炸机依靠超音速还有可能摆脱导弹的追击,然而谁成想,地对空导弹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飞机已经很难单纯依靠加速来摆脱导弹,因此超音速突防的理论就这样被瓦解。


当然了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不论是美军也好,还是俄罗斯也罢,都还装备着一定数量的超音速轰炸机,比如说B1b以及图160超音速战略轰炸机。

然而实际上,美国空军一直都在想着要淘汰掉B1b超音速轰炸机,毕竟你飞的再快能有导弹快?

与此同时为了实现超音速性能,B1b还采用了可变后掠翼,这种结构的飞机造价高不说,维护起来也非常麻烦,可以说性价比相当低。


而俄罗斯目前主要是没有更加先进的隐身轰炸机,因此尽管图160维护成本相当高,同时造价也很惊人,但是俄罗斯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装备部队。

而对于我国来说,研制超音速隐身轰炸机不是不可以,问题在于这样做实在是性价比太低,哪怕轰炸机能做到超音速飞行,被地面的防空导弹锁定一样跑不掉。

与此同时,想要实现超音速飞行,对于轰炸机的气动外形改动也会非常大,会极大的破坏掉隐身性能。

B2为何RCS能够比小了好几倍的F22还要小,甚至实现了全向隐身?就是因为这一款轰炸机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隐身上。

比如说B2不光是进气道是s型,甚至连发动机尾喷口也是s型,就是为了优化尾部隐身性能,防止尾喷口放大雷达反射信号。而这样的设计必然会影响发动机推力,也就不可能做到超音速飞行。


还有一点关键原因,那就是采购成本,美军曾经做过一个远程战略轰炸机的采购成本预估,其中的数据显示,按照2006年美元计价,一架新的亚音速隐身轰炸机的采购成本大概在4亿美元多一点,而一架超音速隐身战略轰炸机的采购成本则需要9亿美元左右,整整高出去一倍还要多,性价比太低。

因此对于我国来说,还是研制一款类似于美军B2的亚音速隐身战略轰炸机比较划算,只有做到了极致的隐身性能,不被敌方雷达所发现才是最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