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已经过去大半,我们一路见证了自2日美国宣布后不再对伊朗的石油制裁实行豁免后,中东局势的不断升温,虽然美国接连向中东派遣了林肯号核航母战斗群、B-52战略轰炸机特遣队、以及一艘“阿灵顿”号两栖攻击舰和一套“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快速形成了从海上的核动力作战平台到远程打击所需的战略轰炸机,从防空反导系统到可运送海军陆战队进行两栖作的战登陆舰艇这般一应俱全的战争拼图,但双方此前大半个月的时间还是处在剑拔弩张的僵持之下,紧张对峙的同时自然少不了相互放狠话,例如美国率先发表声明称伊朗方面任何对美国和盟国利益的攻击都会遭到无情的反击。

面对着美国的步步紧逼和极限施压,伊朗也毫不客气,除了明确表示他们的导弹可以轻易打击到美军在波斯湾部署的战舰之外,还公开指出所有的伊朗士兵都做好了精神和军事上的准备,他们必将令来犯的敌人后悔。只是这样比拼军事威慑力看谁先低头的僵局很快就被海湾传来的阵阵巨响打破——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5月15日报道,近日波斯湾一带连续发生了针对油轮的袭击事件,而且遭受袭击的还是与美国关系较为密切的阿联酋和沙特。沙特阿拉伯官员表示,有2艘该国油轮在阿联酋外海遭蓄意破坏攻击,以致严重受损;阿联酋外交部则宣布,4艘商船在富查伊拉港区遭到“破坏性攻击”。

并且随后沙特国内的的重要石油运输管道还被与伊朗关系匪浅的胡赛武装炸坏,这让人不禁怀疑是不是伊朗打响了美伊此次对峙的第一枪。作为沙特的老大哥,美国已经第一时间表态称会严查到底,但事发次日美国官员就公开声称伊朗是霍尔木兹海峡近期袭击事件的幕后主使。伊朗则直接要求沙特作出澄清,可沙特非但澄清油轮遇袭与伊朗的关系,还公开指责是伊朗指使胡赛武装攻击了其石油动脉。此外还有目击者表示油轮遇袭后不久,港口上空就看到美国和法国战机呼啸而过。

各方的说法不一使得整个事件至今仍扑朔迷离,也导致地区局势加剧紧张,不过国际社会普遍持冷静和理性态度,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在与蓬佩奥会面时都直接劝美国应保持克制。新德里电视台对此分析称因为不符合战略利益,也得不到国际社会支持,因此美国很大概率不会以此为借口攻击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