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突然冒出一个949项目,其背后大有文章?
2025-07-06 00:47:54



949项目的公开,可以说非常的突然;而看看其基本的指标参数,似乎就那么的不同寻常。首先这是在协和客机退役以后,全球第一种准备重新上马的超音速大型客机,而其基本飞行能力远远超过协和!协和的最大内油航程只有7100到7500公里,正常情况下只能横跨并不算太宽的大西洋;而949的起步目标就是直接横跨地球上最宽的太平洋,基本型就要求内油飞行距离高达1.5万公里,后期升级版不排除直飞2.2万公里。从神秘大国东部的大城市可以直达洛杉矶甚至是纽约,中途最多只需要5个小时。如果是1.5万公里直飞,那么耗时5个小时,等于每小时的平均飞行距离就是3000公里!如果按照1.5万米的巡航高度,音速只有300每秒来计算;时速3000公里,就等于2.78马赫!因此对外所说的1.6马赫,显然不是,

图片

949真正的高空巡航速度,仅仅是起降期间,为了防止跨音速瞬间的音爆太猛烈,而故意以1.6马赫“低速”爬升或者下降而已。而一旦进入地面基本无人的陆地荒原或者大洋的上空,那么就会立即放飞自我,直接提速到2.8马赫!甚至在西风带顺风状态下,不排除直接飞到3.5马赫甚至更高!而历史上的协和与图144,也不过仅仅飞出2.2马赫的巡航“高速”。一架客机飞到3马赫,实在是难以想象。在历史上只有黑鸟与米格25可以飞这么快。问题是这两种都是军用飞机,而且也不敢全程飞3马赫。因为过去的涡轮喷气发动机一旦超过2.5马赫,就进入了完全自冲压的持续加速飞行。也就是不用飞行员推油门,飞机也会越来越快。不超过30分钟,就会直接烧穿整个涡轮系统而导致发动机彻底报废。

图片

因此不论是黑鸟还是米格25,都不可能实现全程巡航都是3倍音速,只能进行不超过半个小时的冲刺性飞行,而大部分巡航段其实都在2马赫以下。这就导致在冷战期间,其实都没有哪种战斗机或者截击机可以事实上拦截协和客机。虽然F15与F14纸面数据都能飞到2.3马赫上下,但是最多维持20分钟加力。面对全程都在1.5万米高度以上、而且以2.2马赫巡航的协和来说,根本就追不上。就算短时间内追上了,也会一眨眼就被远远甩开,发射导弹都来不及。至于纸面最高速度只有1.6马赫的F16,在顺风情况下甚至都追不上可以短时间内超音速的747!再看看F22A打个气球,都能从1.8万米一个倒栽葱跌下5000多米,就知道对在1.5万米以上高度、全程都在2.5马赫以上飞行的大飞机来说,面对当今的几乎所有战斗机,

图片

甚至是超远程防空导弹,基本都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无敌存在。本质上来说,当年的协和,就是把超音速轰炸机项目临时改为拉客赚钱的高速客机。而现在949项目提前宣布,未来的乘客舱,只能搭载28人,最多也不会超过48人;而当年协和还能一次性拉100人!指望拉28人高速跨洲际旅行,就算是人人都是百亿富豪,也很难从经济上回本。那么发展这种超级客机的意义何在?其实稍微转换一下思路就会明白:全球人造飞行器,从30吨级的战斗机到300甚至400吨级的大型客机,都有一个基本规律:那就是只有卖出300架,才能收回研发制造成本,也就是确保不亏;只有卖出500架以上,才能完成最基本的盈利目标。只有卖出800架之后,再往后每架都是纯粹暴利了。要知道像只造了21架的B2,

图片

在经济上属于亏得亲妈都不认识!而B21上来就瞄准要造200到250架的目标,本质上就是想搞个基本收支平衡。而如果未来的949能卖出300架;另外300架进行全面隐身升级后当洲际轰炸机来用,岂不是赚米炸人两不误?经过暗夜重锤一战,可知战略性临空轰炸的意义,仍然要优于洲际导弹直接打击!可见背后确实大有文章,真是每一步都通盘算到的超级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