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惊呼:中国不再充当减震器为世界经济遮风挡雨
2015-08-22 13:54:39



现在,中国还在继续做贡献,推动“一带一路”的繁荣,从而推动全球复苏。无奈,有人不高兴。
“减震器”我们可以理解为“买单器”,中国经济受益于全球化,也回馈于全球经济,中国不是救世主,不可能不顾自己安危一直买单的。
 
英惊呼:中国不再充当减震器为世界经济遮风挡雨

中国不再为世界经济遮风挡雨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拉动全球经济增长方面,有一个国家“挑起的重担”超过了其他任何一国。这个国家就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来自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2007年,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1%。去年,这个比例下降到只有2.1%。

  出现这一变化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鉴于出口增长疲弱,中国政府借助大规模刺激措施,即大量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转向了“内需第一”的政策。其次,尽管出口不景气,中国政府容忍了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不断升值的人民币,加上相对较高的通胀率(以国际标准衡量),使中国竞争力出现大幅下滑,而其他国家的竞争力上升。

  综合以上因素明显能够看出,近年来,中国成了世界的“最后的消费者”,而传统上这一角色更多是由美国扮演。随着其他许多经济体——尤其是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开启“大规模去杠杆”,北京方面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其他国家获救了,但中国却负债累累——最明显的是影子银行迅速扩张所带来的债务膨胀。

  如果中国没有扮演这样的角色,世界面临的危机可能要严重得多。中国充当了全球经济的减震器,像一个沙袋,似乎能够吸收那些本可能阻碍全球增长的衰退冲击。

  不幸的是,中国承担全球经济“稳定器”的角色已导致本国内部不稳定:过热的房地产市场、负债大幅增加、股市过山车般暴涨暴跌,以及资本支出边际回报率下降。因此,中国央行在今年8月第二周采取的举措或许可以视为是中国要让风险平衡从本国重新回到世界其他地区的尝试的一部分。毕竟,任何经济体都不可能永远充当减震器。

  批评中国内部失衡是很容易的。但如果不考虑这些失衡在稳定全球经济中的作用,那将是大错。中国现在解决其失衡问题无疑是明智的。然而,在中国这么做的时候,全球其他地区将需要找到一个新的减震器。是否有经济体可以担此重任,现在还一点都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