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半个冬天的阿芙迪耶夫卡战役,也就是所谓的阿瓦迪夫卡战役结束了,这场战役的结局以乌克兰大量精锐部队被围歼,一整个精锐装甲旅成建制投降,残余部队仓皇撤离,阿芙迪耶夫卡要塞被拱手让给俄罗斯而结束。
阿芙迪耶夫卡的撤退非常惨,比当初俄罗斯的全面溃退还要惨。许多被遗弃的乌军在战壕中奄奄一息。甚至有些部队都根本没有收到撤退命令。因为他们的指挥官在接到撤退指令后第一时间就脱离了战场。他们最后是在社交媒体里面知道的这次撤退。
阿芙迪耶夫卡和之前俄罗斯进攻的地方有着本质性的不同。这里可以说是扎卢日内精心准备的核心要塞区。他打算在这里俄军的有生力量长期交火,试图进行以拖待变的策略。但是新上任的总司令西尔斯基在接手之后,却第一时间要求全军撤退。而此时撤退的窗口期已经过去了。
早在阿芙迪耶夫卡战役开始之前,扎卢日内就已经建议撤退了。因为当时乌军刚刚经历一场溃败,士气低落,军事准备不足。同时俄罗斯方面从两翼包抄包围了阿芙迪耶夫卡,准备将其中的乌军主力合围于此。
然而泽连斯基为了国际观瞻要求扎卢日内必须固守,并且还填进去了大量精锐装甲旅对抗俄军最终扎总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之后,即被全歼多个装甲旅,并成建制投降一个装甲旅的代价,终于稳固住了战线,把俄罗斯拖进了消耗式攻坚战中。
按理说在这个情况下,乌军应该坚定守住,等待来年时机到了之后再琢磨反攻的事情。但是谁也没想到就在这关键时刻,泽连斯基却又生出了撤退的心思,把扎总撤了换上了西尔斯基作为总指挥,并且将要塞里的乌军全数撤出。
图片
阿芙迪耶夫卡这个仗,你要是不想守,你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守,直接撤离到第三道防线进行防线重组。并且集中兵力保护好自己的两翼,应对俄罗斯的进攻。你要是确定了守,就不能撤。虽然处于劣势,但好歹一个要塞拖住了俄军的脚步。泽连斯基一次变动决心,葬送了手中仅有的几个装甲力量,二次变动决心更是葬送大多数在阿芙迪耶夫卡附近作战的乌军主力。上一次打出来这种愚蠢操作的,还是淮海战役的蒋介石。
现在乌军既然已经溃败,那么接下来他们的目标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反攻。
可能这个非常反直觉,毕竟军队溃败之后,你至少要花一定的时间对军队进行重组,在这种情况下匆匆反攻只会吃大亏。但事实确实如此,甚至西尔斯基要求阿芙迪耶夫卡的军队撤退,就是为了给接下来的反攻做准备。
扎卢日内一直都是反对根据政治需求进行军事反攻的指挥官。他认为,现在美西方国家由于对乌克兰信心不足,给的支援力度不够。在武器后勤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匆匆进行反攻会导致战败;战败之后美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援力度会进一步下降。进一步下降之后为了寻求援助会继续进行准备不充分的反攻。从而让整个乌军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
图片
但问题是目前美国方面,尤其是拜登方面快扛不住来自共和党的压力了。美国大选作为俄乌战争在政治上的第二战场,决定了他们如果想继续对乌克兰的支援,乌克兰必须打出来一次反击,不求赢,只要有好看的战果就可以。但现在就连美国都指挥不动扎卢日内,让他发起反击。所以美国才会暗示泽连斯基赶紧把扎卢日内撸了然后换一个愿意反击的人。
而西尔斯基作为乌克兰军方中战略反攻派的代表,自然也非常重视这个机会。所以他计划重新组建一到两个精锐的突击作战集团,用于对俄军进行一波反击。还是那句话,只要一些好看的战果,美国民主党旗下的媒体就能把这些战果吹上天,从而提升民众对战争的支持度。
那接下来问题来了,现在乌克兰的征兵能力已经到了极限,武器装备也基本上是多有空缺。在这种情况下要如何才能组建起两个突击作战集团呢?
答案很简单,直接从现有的乌军中召集人手和武器就可以了。把乌克兰全国还算能打的军队以及可堪一用的武器都集中起来,构成两个拳头,再反打俄罗斯一拳。而阿芙迪耶夫卡附近的部队就是现成的精锐。
从乌克兰现在的安排上,我们看到了淮海战役中蒋介石的犹豫不决,看到了长平之战里面赵国的临阵换将强行反攻,看到了二战时期希特勒阿登反击战集结全国战力供应一个反击集团。
接下来乌军会打成什么样子,我还真不好说,不过应该好看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