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电磁弹射成功,055大驱开始建造
2016-11-12 07:29:59



港媒:歼15电磁弹射成功 水平直追美军核航母







港媒称,内地航空母舰技术获重大突破,解放军海军歼15舰载机据称已在辽东某基地首次成功使用电磁弹射起飞,有内地媒体指,意味中国拥有与美国同等的电磁弹射技术,水平直追美国最新下水的福特级核动力航母,未来中国新一代国产航母,舰载机或将使用电磁弹射起飞。
据香港《东方日报》网站11月10日报道,歼15舰载战斗机8日疑似在辽东某基地中国第一条航空母舰电磁弹射器试验机上,完成了弹射起飞。这一突破性进展,令中国国产航母建造迈入了全新的技术阶段。消息指,成功弹射起飞的歼15验证机是于上月飞赴辽宁基地的。
报道称,传统航母蒸汽弹射器,过载力度过大对战机伤害较大,电磁弹射器则解决这一问题,有效保护飞机结构,减少对飞行员身体的影响。加上电磁弹射可以控制各个位置的电磁器件调节弹射力量输出,将可弹射起飞大重量战机。 目前正在进行大型航母电磁弹射器地面试验的只有中国和美国。而中国电磁弹射器试验装置长度120至150米,有效轨道部分约80米。如此之大的电磁弹射器,成功进行了歼15这一重型战机的弹射,说明中国在相关的关键技术已经接近全面实用化。
报道分析,预计中国第二代国产航母将使用全新设计的电磁弹射器,届时歼15战机将可以重载下起飞,舰载预警机等大型平台也将可从航母上起飞,意义极为重大。但“辽宁”号及第一艘国产航母001A,将无法使用电磁弹射器。
据悉,电磁弹射技术是航母核心技术之一,目前只有美国海军公开宣布研制成功,并且安装在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上。电磁弹射技术优势在于更加安全可靠,因为相较于蒸汽弹射器,电磁弹射器加速的过程更均匀,对飞机的结构伤害也更小。
歼15完成电磁弹射首飞专家:中国技术不弱于美 【环球网军事11月10日报道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亦驰 环球时报记者 刘 扬】近日,有消息称歼-15舰载战斗机疑似在我国第一个航空母舰电磁弹射器试验机上完成了弹射起飞。这一消息尚未得到官方回应,比较乐观的观点认为,这意味着中国未来大甲板航母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其意义不亚于一种新型舰载机首飞。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即便确实实现了首次电磁弹射起飞,那也要看该弹射器是原理样机还是工程化样机。电磁弹射器的“首弹”是一个好的开头,但实现工程化并最终装上航母可能仍需要长时间的等待。
  传中国电磁弹射器“首弹”成功
  来自网络的消息称,这次弹射是在中国海军某舰载机基地的电磁弹射器试验场完成的。不久前加强了前起落架的弹射型歼-15战斗机才首次曝光,这次进展“令人惊喜”。不少网友将这次成功称为“伟大胜利”。有分析指出,电磁弹射器的“重大突破”使得歼-15战斗机将可以重载起飞,载弹量和作战半径都可大幅提升,不亚于一种新型舰载机首飞。而且舰载预警机等大型平台也将可以从航母上起飞,意义极为重大。
  按照网络上的说法,目前,正在进行大型航母电磁弹射器地面试验的只有中国和美国。据信中国电磁弹射器试验装置长度120至150米,有效轨道部分约80米。如果网上消息属实,如此之大的电磁弹射器,成功进行歼-15这一重型战斗机的弹射,说明中国线性同步电动机、盘式交流发电机和大功率数字循环变频器等关键技术已接近全面实用化。



  《环球时报》记者9日致电中国海军专家张军社求证,他表示,注意到了网络上的消息,但对于相关试验和工程进展不予置评。不过张军社表示,电磁弹射技术是目前包括美军在内的大国海军持续关注和研究的先进航母舰载机弹射技术,它可以极大提升航母舰载机的出动效率提升作战效能,但美国人作为该技术的先行者仍有不少技术难点需要克服。中方一定会持续关注并研究相关技术。
  实际上,近些年,外媒多次炒作中国电磁弹射器的消息。今年9月27日,美国科技杂志《大众机械》报道说,中国正在模仿美军航母弹射起飞系统,特别是电磁弹射,这种起飞系统的革命将对西太平洋地区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军事专家李杰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已经基本掌握了蒸汽弹射的主要技术。来自中国海军的马伟明院士曾披露,中国电磁弹射器的某些技术已不亚于美国。可以看出,中国正在持续推进对于航母使用弹射器的研制工作,而且研制进展也是比较顺利的。但除了弹射器本身的技术攻关,想要把它安装上舰,还会牵扯动力问题、系统整合等问题,这些都需要进一步论证。
电磁弹射优势明显
  一名熟悉海军装备的中国军事专家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目前航母舰载机主要采取滑跃起飞和弹射起飞两种方式。对采用常规起降技术的舰载机而言,弹射起飞优势明显,这是大甲板航母的一个发展趋势。而弹射起飞还分为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相对于美军目前采用的蒸汽弹射器,电磁弹射的优势明显。
  据专家介绍,电磁弹射器可以视为一个超大的电磁轨道炮,它具有体积小、对舰上辅助系统要求低、效率高、重量轻、运行和维护费用低廉等优势。首先,它占用航母的体积更小。电磁弹射器不需要像蒸汽弹射器那样的大型蒸汽锅炉和复杂的压力控制管道、阀门等设备,其体积、重量远小于蒸汽弹射器。其次,相对于蒸汽弹射器,电磁弹射器加速均匀可控。第三,由于不像蒸汽弹射器那样拥有大量的高压、高热、水密气密部件,电磁弹射器维护维修要简单很多。另外,电磁弹射的能量转化效率高于蒸汽弹射,而且对淡水需求较少。
中国具备发展电磁弹射器条件
  专家表示,目前,电磁弹射器“首弹”成功的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确认,但中国海军技术专家曾经披露过电磁弹射研究的进展,所以有关歼-15舰载机进行电磁弹射试验并成功的说法似乎也并非空穴来风。不过,即便弹射成功,目前是处于原理样机还是工程样机阶段还不得而知。航母的电磁弹射器不仅要求能弹射,还要可靠、可控、可持续、大批量、不间断地进行弹射作业,这往往比能弹射更为重要,这或许是中国国产电磁弹射器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由于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将采用与辽宁舰相似的滑跃甲板,所以即便中国采用弹射装置,也必然是安装在下一代或下下一代航母上。专家表示,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跨越蒸汽弹射这一方案而直接使用电磁弹射不失为一种捷径,毕竟电磁弹射和蒸汽弹射技术上的继承性很小,并不是只有先发展蒸汽弹射才能发展电磁弹射,它们两者需要克服的技术难关并不相同。
  不过,李杰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直接采用电磁弹射器当然是最好的,有助于中国在航母技术方面追赶世界最先进水平。不过在对于蒸汽弹射技术掌握更为透彻的情况下,先将这种技术应用到航母上也不失为一种较为明智和合理的选项。毕竟美国目前也没有完全掌握电磁弹射的技术,还在不断进行试验。而且除了弹射器本身的技术攻关,想要把它安装上舰,还会牵扯动力、系统整合等问题。美媒:055级舰开始建造 服役后将是亚洲最强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11月1日发表题为《中国的055型战舰对决美国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谁占上风?》的报道称,2016年10月15日,在美国东海岸的巴尔的摩,经过漫长而造价高昂的开发过程,美国海军开始让“朱姆沃尔特”号导弹驱逐舰入列服役。
长600英尺(约为183米)、排水量1.45万吨的“朱姆沃尔特”号(3艘隐形对陆攻击驱逐舰中的第一艘)是美国近代以来最大的驱逐舰。
但是,在这一重量级别上并非只有“朱姆沃尔特”号一艘军舰。就在美国人庆祝“朱姆沃尔特”号入列服役时,在地球的另一端的上海一个造船厂,中国海军正建造自己的1.4万吨排水量的驱逐舰。
055型战舰刚刚开始主体建造工作,可能在2018年前都不会入列。但是,当这艘军舰真正入列时,它可能将是亚洲威力最强大的军舰。 目前尚不清楚,055型军舰将作何用途,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它将成为中国目前正在大连自主建造的航母的主要防空护卫舰。
看一下055型的上层结构面,明显旨在支持类似于SPY-1的雷达,而SPY-1是美国海军的“宙斯盾”防空系统的一部分。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每次出行至少有一艘配备“宙斯盾”系统的巡洋舰和几艘“宙斯盾”驱逐舰护航。值得注意的是,“朱姆沃尔特”号是30年来第一艘没有配备“宙斯盾”防空系统的新主力水面战舰。
055型战舰很可能不会直接与“朱姆沃尔特”号对抗。美国海军不会将“朱姆沃尔特”号和它的2艘姊妹舰融入航母作战群,海军大概会部署这种大型驱逐舰在近海巡航,以利用这种军舰躲避雷达的船体造型和它的双155毫米火炮,这种火炮可以在至少80英里(约为130公里)的距离发射炮弹,以支援两栖登陆和特种作战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