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近日称,数十年来,中国一直渴望能够获得一个诺贝尔科学奖项,现在一位默默无闻的研究者最终为中国获得了这项殊荣。
据美联社10月6日报道,84岁的屠呦呦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在中国,屠呦呦并未因她在上世纪70年代初的发现而赢得多么大的公众赞誉,也没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但人们对她的获奖表示热烈祝贺,她的名字成为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主管教育科技的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对屠呦呦获奖表示祝贺。
屠呦呦在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获奖是一个“很大的荣誉”,但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屠呦呦说:“青蒿素研究成功是研究集体多年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中国的荣誉,也是中国科学家的荣誉。”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0月6日报道,中国中医科学院药学家屠呦呦在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表示,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
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引述屠呦呦的话说,“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现年84岁的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屠呦呦通过中国官媒表示:“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总理李克强周一亦致信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示祝贺。李克强表示,屠呦呦获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该奖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屠呦呦虽然先后多次被提名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但却均最终落选。由于她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因此又被称为“三无科学家”。屠呦呦这次获奖,除了获得不少中国人点赞之外,也引发中国媒体及公众对于中国院士制度的检讨。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0月6日报道,屠呦呦以其在青蒿素方面的贡献首获诺贝尔奖,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科学家。
屠呦呦获奖消息一出,迅速成为全中国的舆论热点。除了官方予以祝贺,中国社交媒体更是为此“炸了锅”。网友们情绪多是喜悦、振奋、骄傲,认为这是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