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欺负?为什么要”宽恕“对我们不友好的国家?
2018-04-06 08:14:52



近年,澳大利亚的一些“小动作”,貌似对中国很不友好。

比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澳大利亚洲国家电台Channel 7 的转播只给了中国代表团2秒的镜头,然后强行插了约15秒的肉夹馍广告……

再比如,去年下半年,澳大利亚频频给中国泼脏水:中国科学家窃取澳大利亚的高新技术,中国商人“泄密”,颠覆澳大利亚政权……甚至,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还用中文发出刺耳声音“澳大利亚人民站起来了” 。

这些事情,一提起来,大家应该记忆犹新吧?

去年年终的时候,环球网发起的一项调查——你认为,2017年,谁对中国最不友好?

14441 人参与投票的结果显示:59%(8589 票)的受访者认为,澳大利亚对中国“最不友好”;第二名印度(1967 票,约占总票数的 14%);第三名是美国(1572 票、约占总票数的 11%)。


安倍:耶,我大日本帝国竟然没上前三~
多亏了特恩布尔那句“澳大利亚人民站起来了” ,嘻嘻

因此,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澳大利亚在不少关注时政的中国人心里,已经被拉了“黑名单”。

可是,如今,中国为什么出手救了澳大利亚的一家行业“巨头”?4月3日,美国彭博社直言《中国如何拯救桑托斯》。

桑托斯和中国市场,有什么关系?

桑托斯(Santos)是澳大利亚能源“巨头”,既是澳最大天然气生产商,同时也是第三大石油公司。

但是,如今的“市场巨鳄”,曾经是一个差点破产的小角色。

两年前,因为低迷的油价(每桶28美元)和高额的净债务(66亿美元),这家牛轰轰的公司因濒临破产,打算“卖身”。


有一家私募股权公司Scepter Partners,提出以7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8.6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它……
结果,桑托斯的董事会出乎意料地不肯放下架子,他们“倔强”表示:这么点钱?不卖!然后,他们采取了“低价甩卖”等一系列自救办法。
可以说是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国及时出现,出手救了桑托斯——2010年来,中国天然气进口量断断续续增长。但是到了2017年冬季,呈现出井喷式增长 。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非常不满:为什么要救一个对我们不友好的国家的企业?这不是倒贴吗!淡定。在小编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为中国需要天然气。
天然气随着可以与天然气互补的可再生能源提升了市场份额,以及人们对污染严重的燃煤电厂施加的压力,天然气会有光明的未来。可以说,天然气作为低碳清洁化石能源正在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持续推进以及经济危机后各国对绿色低碳经济重视程度的提升,天然气发展跃上新台阶。
说白了,资源类的东西,肯定是哪家便宜哪家运输方便买哪家的,不能跟钱过不去,更何况我们确实需要它。

对于澳大利亚来说,卖卖资源,只是暂时尝到甜头,等资源枯竭得那一天呢?所以,现在我们能多买就多买呀。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进口归进口,但是能源的命脉得掌握在我们自己人手中,前些日子中亚断供气,已经敲起了警钟。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表示,预计经过未来十年的天然气产业链结构改革和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我国天然气产业链将进入成熟阶段,形成的竞争型产业链结构将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