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因“掉棒”而丧失领先?奥巴马已暗示这一点
2017-01-12 07:40:14



是该说再见了。奥巴马的临别演说选在邻近芝加哥黑人区的麦考密克展览馆举行,仿佛只有这个全美最大的会展中心才能容纳他的成就、遗憾与担忧。“海外探客”认为,奥巴马及其执政团队最近密集释放的言论,归纳起来就是“政治遗嘱”。而可以预料的是,作为继承者的特朗普几乎会对此嗤之以鼻。



探客收集了多个来源的信息,梳理出一份清单,其实也是一份“交班手册”,可以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成就回顾。即使连特朗普也不能否认的是,奥巴马留下的是一个欣欣向荣、元气逐渐恢复的美利坚。当特朗普做到椭圆形办公室中,会发现GDP增速环比达3.5%,在发达经济体中独领风骚,失业率降至4.6%,系9年来最低,而收入却增加了4.8%,对亚太的农产品出口旺盛……与奥巴马接班时相比,特朗普拥有一个稳定且容忍度较高的国内环境,给予其一个拥有较大试错余地的空间。但是高处不胜寒,特朗普需要忧虑的就是如何确保这个增长势头能够维持下去。
内政方面,在奥巴马政府的领导下,美国摆脱了2008年“金融风暴”的袭击,采取果断行动击毙了“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通过《平价医疗法案》让2000多万美国人获得医保。
在外交与全球治理方面,提出“亚太再平衡”和“重返亚太”,开启了全球战略的转变序幕;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的美国和古巴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达成了里程碑性质的伊朗核协议;总体上实现了从中东和阿富汗撤军的目标;提出“无核化主张”的同时增强核武军备,还“骗”到一个诺贝尔和平奖,占据道义高地;在气候问题上,奥巴马政府联合中国打破僵局,签订“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还宣布203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32%。
总之,奥巴马就是在明白无误地告知美国人:我留下的是一个走出危机、稳定且依旧领先的国家。言外之意就是特朗普怎么折腾我管不着,但是你们在4年后可以和今天对比一下。探客认为,奥巴马已经提前为4年之后的美国大选进行布局,因为这次输得太冤太不甘!
第二部分,留有遗憾。奥巴马并不讳言他没时间、没能力去搬掉的几座大山。其中包括没能够通过更严格的枪支管制法律、不平等的加剧、狭隘的种族主义与“白人优先”在撕裂美国、以及恐怖主义难以根除。探客认为,其实这些遗憾归根到底都会产生一个问题:反全球化主义。而特朗普就是其代言人。
来自萧条老工业区的选民,与来自加州硅谷的科技精英之间的裂痕,并不比中美之间的距离更近。正是由于不平等问题的加剧,导致种族主义死灰复燃,而美国人口中白种人占比的历史性下降,更加重了这种趋势。讽刺的是,即使在白种人中,德裔的数量压倒了英裔,而特朗普正是德国移民的后代。这可以理解为奥巴马在反思为何貌似占尽优势的民主党却输了大选。
其实奥巴马在过去8年中,为了顾全大局,的确做了一些违心的事。包括救助令民众痛恨的华尔街,最终导致的就是财富越来越向占人口仅1%的富豪那里集中。而奥巴马高度重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公司,让硅谷创业者的身家倍增,因此大选中,希拉里在加州以绝对优势击溃了特朗普。问题是,华尔街与硅谷并不能覆盖多数的“失落者”,花团锦簇的经济增长数据掩盖不了“铁锈地带”的直线衰落。讽刺的是,正是高声呼吁团结的奥巴马政府,令美国不同阶层、地域之间的裂痕达到不能弥补的地步,而原本带有劫富济贫色彩的“医保法案”就成了爆发的火山口。
更何况,奥巴马为了筹集资金搞出量化宽松,两个任期内积累了近90000亿美金的国债,导致美国总债务达到19.95万亿,比GDP还多出10%,也给特朗普埋下一颗雷。要知道,特朗普可是打着减税大旗的。预计在他任期结束之后美国国债将突破300000亿美金。俗话说,“债务缠身的人没有自由”,美国一直嚷嚷要解放这个解放那个,就看到时能不能解放自己。
而最令奥巴马痛心的就是TPP法案的夭折。探客分析,当他登上演讲台自嘲“我是跛脚鸭”时,心中或许会疼一下。TPP本来是奥巴马设计的一个软策略,企图将中国困在产业链底端。而美国为了眼前利益竟然反对。特朗普还靠这个赢得大把选票。就在昨天(1月10日),财长雅各布-卢还警告特朗普不要与中国打“汇率战”,因为中国并未采取货币贬值的方式来获取贸易优势。特朗普的“霸王硬上弓”伤害的必然是美国经济自身。而作为解药的TPP在特朗普的极力“妖魔化”之后,已经臭大街了,这才是美国如今的悲哀。明白人得不到公众的信任,而无知政客却赢得掌声。
第三部分,敲打下任。
奥巴马认为自己基本实现了竞选时的承诺,已经“让美国变得更伟大”。这句话听着耳熟,特朗普的口号不是“让美国重新伟大”吗?对,奥巴马就是在公开打特朗普的脸。奥巴马在演讲中还指名道姓地宣称“除非美国放弃自己的立场,否则中俄无法匹敌美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这就是在警告特朗普不要“亲俄”。至于美国情报机构已经掌握了俄罗斯黑客干涉美国大选证据,或许会成为悬在特朗普头上的利刃。不过,尽管特朗普赢得不明不白,奥巴马也清楚覆水难收,最后承诺会给下任一个“平稳过渡”。
一个还有10天就将成为“前总统”的政治家,民众支持率依然高达57%,没有“向天再借五百年”的想法,极力捍卫的美国的体制与模式,无疑具有悲情色彩。奥巴马的副手拜登则说得明白,他希望“特朗普像个成年人一样”。联想到奥巴马又是通过媒体喊话,又是在《科学》周刊发文,里里外外透露出的都是3个字:不放心。他不放心把政府交给一个“老顽童+老狐狸”式的政客。可这又有什么办法?也许对于其他大国而言,更希望在接力赛中遥遥领先的美国出现暗失误,譬如交接时出现“掉棒”。这次会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