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山坡上躲避洪水的印军车辆
最近一段时间印度与周边邻国爆发了大规模冲突,巴铁已经调动2万大军抵达边境与印军对峙,而在巴铁2万大军之后又一敌人现身,由于南亚地区进入雨季,最近加勒万河谷地区出现了规模较大的洪水,驻扎其中的印度军队成了受害对象,据称印军的几辆T90坦克还没动手就成为了废铁,在洪水浸泡之下失去了战斗力,而在道路被洪水冲垮之后,数万印军也成为了瓮中之鳖,大批士兵丢盔弃甲撤离,看来印度最大的对手不是巴铁,而是自己糟糕的后勤能力和战略眼光。

图为向前线输送补给的印度车队
作为距离冲突发生的地点相当近的一处战略要地,加勒万河谷具备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在边境冲突中印度一方面要把大量精锐部队集结到边境附近,向邻国展示自己的军事实力,另一方面印度又需要预防邻国小规模侦察部队的抵近侦察乃至破坏行动,因此按照此前与巴基斯坦等弱国进行冲突的老经验,印度将坦克部队安排在了加勒万河谷地区驻扎。
从印度军队的视角出发,将精锐部队安排在河谷当中可以有效避免小股部队的窥视与骚扰,由于高原地区的特殊地貌,想要进入河谷只能通过上下游海拔较低的地区,两侧峭壁几乎不能通行,因此只需要在外围安排巡逻队和炮兵,就能将侦察部队有效隔绝在外,不过,印度人显然忘了一个非常要命的事实,那就是河谷地区的防汛压力极大,不巧的是随着南亚雨季的到来,印度边境地区的降雨非常迅猛,导致加勒万河谷发生了规模巨大的洪水,驻扎在内的精锐部队成为了第一批受害者。

图为抢修便桥的印度士兵
如果说对于雨季的到来印度还有心理准备,为前线的巡逻兵配发了专门的防水军大衣,那么对于雨季引发的灾害,印度军队的应对就显得有些可笑了,据称印军中有不止一辆T90坦克被停放在地势过低的地方,导致它们在洪水到来之后被彻底淹没,而且因为没有事先进行防水处理,这些被浸泡的坦克都成了废品,而印度糟糕的基建更是让遭受洪水冲击后的印军雪上加霜,由于洪水冲垮了道路,后勤补给很难向河谷内运输,如果不进行空运,河谷内的印军只能坐以待毙。
实际上,类似于加勒万河谷这种两侧险峻中间狭窄的地形,在中国一直被兵家视为险地,轻易不可深入,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补给线断绝的情况,而谷地的狭窄地形也非常适合进攻方进行水攻或者火攻,一旦成功实施,困于其中的军队根本没有逃脱的希望,而此次印度军队则一次就遭遇了上述的全部两条危害。

图为前线的印军巡逻队
与此同时,驻扎在河谷之中可以有效避免小股部队骚扰的经验,在拥有健全作战体系的敌人面前,这句话也是不能成立的,由于巴基斯坦等国实力较弱,只能使用精锐步兵进行抵近侦察,印度小算盘可以收到效果,但是面对装备了无人机和侦察卫星等高技术装备的大国来说,印度军队的部署已经被尽收眼底,只需要调动大批远程火炮就能对印军构成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