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发布了某土豪部队一张照片,有六七位步兵徒步在最新的主战坦克前面做出警戒队形的样子。如果在真实的战场上这么搞。那是绝对不允许的。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就在这里说说为何不允许。这就在于很多先进的3代主战坦克,在主要的迎敌面上,包括正前方、两侧、顶部甚至个别的在尾后侧,都安装了爆炸反应装甲甚至主动防御系统。爆炸反应装甲是上世纪60年代以后兴起的主动反应装甲的一种。因为在此之前,主战坦克正面的纯粹钢装甲哪怕已经加厚到250毫米以上,也已经顶不住越来越厉害的高速长杆穿甲弹和战场上越来越多的空心装药聚能弹头。于是就想出了用爆炸对爆炸的方式,来保护坦克和重型装甲车辆。一开始就是在两层钢板中间,夹上一层惰性炸药。这种惰性炸药平时比较稳定,但是一旦被穿甲弹高速贯穿,
或者被空心装药破甲弹的高温高速射流打到,那么就会立即自爆。用向外爆破的高速冲击波偏转穿甲弹的穿甲体或者截流和削弱破甲弹的高速射流。实际证明一层这种爆反装甲,大约可以实现相当于300毫米的均质装甲钢对付破甲弹的能力,或者相当于增加150毫米的装甲钢对付穿甲弹的能力,效果还是相当明显的。至于更进一步的主动防御系统,则是在反坦克导弹飞到接近本身30米之内的瞬间,系统自动打出一枚快速爆炸的榴弹,直接引爆来袭的导弹。过去的主动防御系统只可以拦截速度较慢的反坦克导弹,而以色列方面据说刚刚试验成功了可以拦截高速长杆穿甲弹的全新主力防御弹药,那么自然可认为这种新防御系统将更加灵敏,打出的防御弹药速度更快,威力更强。不过爆炸反应装甲,看上去和某种杀伤武器很像,这就是反步兵定向雷。
反步兵定向雷,无非是在一快较厚的水平或者呈现弧形钢板的前面,再贴上一块TNT炸药块,而炸药块的更前面集成几百颗小钢珠,一旦引爆,小钢珠则高速集群炸出,可以在一个很大的扇面杀伤半径50米内的大量步兵。而爆炸反应装甲和反步兵定向雷的唯一区别就是炸药的外层是另外一层钢板而不是大量的小钢珠;但是每块爆反装甲的装药量和爆炸威力,绝对不比普通的反步兵地雷要差。因此一旦爆反装甲被引爆,则可能在25米到30米的扇面半径之内,把任何裸露的地面步兵严重杀伤。这几乎等于是一些型号的现代主战坦克,浑身上下都挂满了特殊的反步兵地雷。而主动防御系统的防御弹则需要打出更多威力更强的高速密集钨合金杀伤弹丸,则比爆反装甲对坦克周边的破坏力还大。因此挂上了爆反装甲和主动防御系统的主战坦克,早就彻底淘汰了过去习惯性的“步坦协同”。也就是步兵在主战坦克的后面甚至是侧面徒步警戒。这是因为爆反装甲和主动防御系统一旦启动。
对二三十米半径内人员的杀伤,比对手的个别炮弹落下来还要严重。因此当代的所谓步坦协同,其实都是有相当防护能力和火力的步兵战车和主战坦克联合作战,绝不是步兵继续徒步在坦克周边作战。有人说图中的士兵明显是反Kong警戒队形。都已经出动主战坦克反K了。对手难道来连RPG都没有?假设此时有一枚RPG 打到坦克上引爆爆反装甲,对这六七位步兵的杀伤力,绝对比RPG本身的爆炸威力还要大。因此千万别把这种平时摆POSE的作品当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