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3号舰已入坞的巨段船体为何至今没有完全焊接在一起?
2020-11-21 16:11:08






从40多天前的,比较清晰的太空视角来看,3号舰在10月中旬左右已经开始了机炉舱内部主要设备的安装,比原先认为的从11月中旬才开始安装机炉舱设备的认识,实际上早了一个月。很多人总觉得3号舰吃水船体段入坞后的施工进度不够快,其实是明显是过于心急了。实际上3号舰的二甲板以下的各段入坞才不过4个月,也就是120天稍多,已经基本可以看到未来完整成型后的吃水船体的大致模样,明显算很快了。要知道用塔式建造法建造的福特号在纽波特纽斯的船坞内可是整整建造了4年,也是就48个月。而即便是进度极快的17舰在干船坞内也呆了大约25个月之久。目前看来3号舰作为第一艘吨位巨大而且前所未有的弹射型载机大舰,单纯在干船坞内施工18到20个月,是相对最合理的工期。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判断仅仅二甲板以下部分的完全施工完成,就应该至少需要12个月,也就是一整年。而一旦设备安装完成,开始封舱和船体完全合拢,那么再往上的机库甲板和舰岛模块的搭建和焊接速度会越来越快;再过8个月左右完全造完,然后下水出坞是可以期待的。而目前动力封舱前的工期其实只消耗了三分之一。毕竟任何极复杂的工程一定要做好基本的动力基础部分,才可以确保整个载机大舰工程的整体高质量。还有很多人在着急为何入坞已经4个月,吃水船体的部分还没有焊接在一起。仍然在船坞内留有至少2个,也许是3个巨大的船体缝隙。也许有人觉得完全合拢后就更容易远距离测量出全船的水线长度,最终判断吨位的大小。也许有人出于心理惯性,认为早日合拢船体更符合形象进度。



但是从造舰的纯技术角度讲,目前阶段还留有2到3个船体大缝隙,才更符合技术要求。仍然留下大缝隙的目的其实不难分析。第一,是建造时,内部更容易通风换气。3号舰仅仅吃水线部分的纵向长度就超过310米,横向宽度超过40米,是一艘非常巨大的船舶。而作为载机舰艇,内部的各种纵膈和横隔金属舱壁要远远多于普通的民船。完全建成后的独立水密隔舱可能超过2500个;目前仅仅二甲板以下的独立水密隔舱估计也要超过1500个。有如此复杂的内部隔舱,如果现在就完全焊接在一起,那么内部施工焊接时的强制通风就会非常的有难度。现在也可以看到施工船体上有大量的通风管。船体没有完全合拢,那么除了垂直方向的强制通风外,还可以增加一些水平方向的强制通风系统,改善内部的施工环境。而如果完全合拢无缝隙,就只能上下强制通风,效果会明显下降。



继续留下缝隙的第二大好处,是可以方便施工期间的舰体排水。3号舰在干船坞内施工期间是没有雨棚的;一旦遇到降水较多的雨天,目前还可以横向快速排水。如果提前完全合拢,则只能从底舱往上机械抽水,显然没有目前方便。第三,3号舰采用巨段施工法,和塔式建造法的内部应力释放过程不一样。现在安装大量的重型设备进底舱,会产生新的内部应力变形。等这些变形力都充分释放后再合拢,那么全舰的整体精度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