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从美国海军NATF方案,预判2型5代隐形舰载机的指标
2020-06-07 08:33:50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在过去的推文中多次提到,超级大国在冷战高峰年代,充分利用了大半个地球的财富和智力资源。因此当时搞的大部分军事装备的大工程,其综合水平是很高的,质量也是相对可靠的。而冷战结束以后,超级大国是严重的飘了。不但搞了一系列近乎无意义的项目,比如DDG1000系列、濒海战斗舰系列等;还在很多关键技术与核心项目上不进则退。到今天虽然包括美国海军在内,已经意识到错过了很多关键机遇也面临系列的新挑战,最典型的比如在F35C上舰的问题上反复折腾。这才想起当年放弃真正的舰载隐形战斗机中的NATF项目和AFX方案是多么的随意。现在想反悔也晚了,不但没有当年的资金环境,连当年的人才环境都没有了。在其国内飞机研发大公司中,遍地都是夸夸其谈的某裔高管,就是没有人踏踏实实做技术的时代;
美国海军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过了那个村、就没了那个店。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年美国海军对隐形舰载机的论证本身还是相当科学的。也详细论证了重型隐形机和中推偏重型隐形机两套方案。而这两种方案,恰恰都可以拿来为谁谁家的新一代隐形舰载机的选型做参考。上个世纪末,美国空军基本完成了新一代ATF战机的竞争选型。ATF就是“先进战术战斗机”的英文缩写。进入最后竞争阶段的是YF22和YF23,最终YF22夺标,成为后来的F22。既然美国空军搞定了自己的下一代战机,美国海军自然不甘落后。也提出了NATF的计划。也就是海军版的下一代先进战术舰载战斗机。要求NATF要有良好的低速性能和低速操纵品质,防腐蚀,具有超视距攻击能力,能在0.2马赫的低速下以1.5G过载全功率转向,还需要携带足够的燃油以防着舰失败需要复飞。



另外要求新一代舰载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29.28吨,最大着舰重量不超过23.59吨,舰载型的空重将比陆基型增加1.81吨,使用可变后掠机翼,或者折叠主翼后的舰上占地空间不超过F14最大后掠角停放时的尺寸。即长度不超过19.13米,最大宽度不超过11.58米。第一种方案是NATF22,其实是洛克希德F22的变后掠机翼的改版,而不是F14的隐身改版。第二种方案是NATF23,是在YF23基础上修改的,变化很大,主要增加了上反的鸭翼,锯齿形的双垂尾,钻石型折叠主翼,用F22类似的二元矢量喷口。双垂尾可能是全动的。另外有3处增强和改动是必须的。1,增加尾钩,强化尾钩受力部分;2,可承受7.32米每秒的着舰下沉率,主起落架和机身主结构需要加强。3,承受弹射和拦阻的过载,前起落架和机身需要加固。这里需要重点说一下美国海军当时新提出来的新一代隐形舰载机的最大起飞重量是29.28吨这个数字,明显是定的过低了。
因为当时还在尼米兹级航母上作为当打主力的F14的最大起飞重量都有33吨以上。而一下子压缩到29吨半,显然美国海军有点嫌F14的自重过大的意思。当时也已经有大黄蜂舰载机上舰。但是第一代大黄蜂C型的最大起飞重量又只有不到23吨,比F14整整少了10吨还多,这就显得成了两个极端。于是美国海军希望得到一种30吨左右的新舰载机也可以理解。其实对大型航母来说,舰载机本身的大小和自重并不是绝对重要。大型舰载机机翼面积大,翼载荷低,起降时对甲板的冲击反倒可能相对更小。其实真正限制舰载机体量的是最大拦阻重量。也就是最大不超过23.59吨。这个吨位比大黄蜂C的最大起飞重量还大,因此美国海军当时显然更想要一种新的偏重型机。这里罗列一下美军主要先进战机机型的重量和速度数字,就会发现美国海军最终的选择哪里出问题了!



1,F22,空重18.7吨,最大起飞重量,38吨,最大飞行速度2.2马赫。2,F14,空重,18.2吨,最大起飞重量,33.7吨,最大飞行速度2.38马赫。3,F35C,空重15.7吨,最大起飞重量,31.8吨。最大飞行速度1.4马赫。4,FA18E,空重13.9吨,最大起飞重量29.9吨;最大飞行速度,1.6马赫。5,FA18C,空重10.5吨,最大起飞重量,22.3吨。最大飞行速度1.6马赫。
从这组数字来看,美国海军认为如果选择在F22的基础上改为舰载型,那么可能最大起飞重量就严重超标了,会接近40吨。远远超过了尼米兹级上的蒸汽弹射器最大35吨的弹射能力。也超过了当时拦阻系统的拦阻能力。另外当时F14战机除了不能隐身外,各项指标到现在也算是出类拔萃的。最大速度接近2.4马赫,航程也大,为当时的航母提供了强大的远程截击能力。而最终作为隐身机上舰的F35C,居然比F14整整慢了1马赫,这基本就是个笑话!而美国海军目的的主力舰载机的最大弹射起飞重量,在超级大黄蜂的29.9吨到F35C的31.8吨之间,这说明现阶段的主力舰载机不应该不小于30吨。



NATF终究因为美国海军本身不热衷而没有推动下去,而后来又有了AFX方案,准备采用两台最大加力推力113千牛的PW7000发动机,相比NATF双大推方案,推重比有所下降,这个方案最终也是不了了之。在狼山看来,谁谁家的新隐形舰载机的选型,不妨也参考当年的NATF和AFX两套方案,采取双4代中推32吨版本和双大推38到40吨版两套方案。哪个进度快先用哪种,甚至最终高低搭配同时上舰也无妨。当年美国海军认为40吨版本超重是因为其超过了C13B蒸汽弹射器和拦阻系统的最大接纳能力。而现在谁谁家的电弹最大可弹射45吨!能轻松弹射45吨自然就能轻松拦阻。这个45吨的能力弹射40吨版本仍绰绰有余,也为远程无人舰载攻击机甚至最终的6代机上舰,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双中推32吨版要求全面压制F35C。至于40吨级重型版,则可纵横全球无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