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给台湾的,AIM120一直存在关岛,台湾根本没见过,更不要说试射了.跟霹雳15比起来,根本不是对手.没见着就被击落了.F16是四十年的老东西了,还能飞?上回菲律宾射杀渔民,台湾想显摆一下,弄一回F16出去飞一圈,坠毁了,又弄一架幻影出去,又坠机了.台湾的空军能生存?一个覆盖炸毁机场,他们还玩什么?扭转两岸军力的砝码有多沉
本周三,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发表声明,称其F-16战斗机的最新改型F-16V已于上周五实现了首飞。尽管该机的改进尚未定型,但包括不少大陆网站在内的不少媒体已经在该机定型之前为F-16V“钦定”了具体性能。按照媒体的描述,改进后的F-16V战机具备各种先进性能,不仅是美国为台湾“量身打造”的高端机型,还能超越包括解放军歼-10B在内的各种战斗机,甚至重新夺回台军在台海上空的优势力。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发布的F-16V战斗机首飞照片
如此这般的描述,不禁让笔者想起了这批F-16战斗机在1992年刚刚被批准出售之时的场景。按照广泛的表述,当时的台海两岸空军还是二代机一统天下的落后局面,只有大陆空军装备了第一批12架苏-27战斗机。随后台军在几年内连续订购了150架F-16、60架幻影-2000-5战斗机和130架F-CK-1“经国”号战斗机,迅速构建起了对中国大陆空军的装备优势。
有不少说法坚称1996年台海危机时F-16确保了台湾空军的制空权优势,但只要稍微搜索一下,便发现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台军的F-16订购于1992年,但第一架F-16直到1996年7月才正式在美国出厂,直到1997年4月才正式交付台军,连在台海危机中露个脸的机会都没有,而与此同时,中国空军已经在1996年7月拥有了48架苏-27战机(当然,这时的中国空军因为不熟悉三代机以及整体训练水准不高等原因,未能全面发挥这些新战机的战斗力)。
1996年台海危机时我军已经拥有了苏-27战机,而台军的F-16还没有到位
F-16帮助台军建立对大陆空军的优势要等到2002年左右。当时所有装备F-16的战斗机联队全部成军,而同一时期大陆空军由于歼-10、歼-11系列战机尚未开始大规模量产,所依赖的三代机只有进口的76架苏-27。至于单机性能,的确台湾的这批F-16A/B Block20的基本性能和一些辅助设备的配置上要高于几乎所有的F-16A/B型战机,但在最为关键的对地攻击火控系统和发射AIM-120先进中距离空空导弹这两项上却对台军战机进行了“阉割”。因此这些战机虽然可以与更大的苏-27“相匹敌”,但其优势主要是依靠数量而非质量取得的。
在海峡两岸的军备竞赛中,台湾军队在建立的所谓数量优势通常都不会持久。由于大陆很快开始引进苏-30系列战斗机,歼-10、歼-11系列战机的生产也开始启动,因此台湾F-16的数量优势很快就不再存在,而其性能也受到了解放军采购俄制R-77空空导弹的挑战。美国虽然2000年就向台湾出售了AIM-120先进中距离空空导弹,但直到2004年解放军大批量装备R-77后才批准将台军的导弹交付台湾方面。
看到这里,读者们不难发现,美国在控制F-16战机性能的问题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美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有意识地控制台军F-16的交付速度和升级进度,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维持海峡两岸空军势力均衡的考虑。美国开放给台军的各种新改进,多数是大陆空军刚掌握并且大批量装备起来的对应措施。这导致台湾的F-16战机虽然在当时的F-16系列里不算落伍,但自始至终也没有成为“顶尖”型号,该机帮助台湾空军建立的优势持续的时间也相当短,几乎在2003年以后,其基于数量的优势也开始消退。
同样的性能限制也体现在这一次的F-16V战机升级过程中。F-16V战机最大的亮点在于该机装备的AN/APG-83有源相控阵雷达,其技术来源则是美国装备在阿联酋F-16 Block60战机上的AN/APG-80雷达,并且根据需要简化了相关性能。在10年前,这样水准的雷达还只有美国空军自己的F-22战机才能使用,但到了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个主要国家都已经能生产同样水准的先进雷达。根据台湾方面的报道,F-16V在换雷达的同时还要更换发动机,并且更换一系列电子战武器系统。
不过要在一架2000年前后交付的三代机上实施这样的改进,其难度绝非普通人设想中的“换个雷达”、”换个发动机“这么简单。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耗电和散热都比传统雷达高了许多,因此需要比以前更加强大的电源供应和散热设计,这使得换雷达这个工作不能像普通电脑升级内存一样轻易插拔就能完成——即使是家用电脑,当你升级一款高级显卡时,也会出现需要升级电源保障供电,增加散热装置等情况,使升级维修的范围超出显卡等单个设备的情况。电源设备的改进又会需要更强大的电力供应,这使得升级先进发动机后也要对整个动力系统进行升级;在加上要重新构建布局的新一代数据总线等设备,F-16V改进所涉及的升级范围之广,的确是要超出一般人设想的。
当然美国不可能做不好这样的改进升级,但是升级的价格嘛……大家都懂的。此次的合同涉及145架F-16的改进,合同总金额近60亿美元,单机的升级价格约4000万美元,考虑要全面更换的各种机上设备以及设计试飞测试要花掉的钱,这个数字其实还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作为常年搞“钓鱼工程”,甚至一次性把美国海军空军陆战队全钓起来的高手,美国的军工企业自然懂得如何放长线钓大鱼。
F-16V战斗机
全面升级后的F-16V性能据说能够达到歼-10B甚至C的级别,确实要比大陆空军现役的最早期歼-11和歼-10先进,但且慢——国产歼-10B的生产已经持续了好几年,而同样用新的发动机和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歼-10C、歼-16等战斗机也已经投入量产,歼-11D也已经开始试飞。F-16V试飞的进度再快,也要1-2年后才开始全面改装台军的F-16,项目完成则需要更久的时间(以几乎重造的工艺改造145架战机绝不是小工程,至少需要4-5年时间),届时别说歼-10C了,连歼-20这样现在还处于定型试飞的下一代战斗机都可能已经开始量产了。
不难看出,美国此次提出的方案在媒体看来也许是能扭转两岸空中力量的对比,但在技术上最初的设想只是把两岸战机的性能差距“归零”,而一旦涉及实际执行起来可能只会在短时间内相对减少台军战机与大陆战机在技术上的差距而已,根本无法扭转两岸军力不断失衡的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