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嗅到了危险信号!前方战场不尽如人意,俄方的后院还可能着火
2022-12-09 21:50:21



秋季以来,俄军在俄乌前线的进展并不顺利,先是在伊久姆地区遭受了失败,几乎完全被乌军赶出了哈尔科夫州,接着又主动放弃了开战以来占领的唯一一个乌克兰州首府城市赫尔松。尽管俄军已经在逐步调整之中,但秋季的军事失败仍然严重打击了俄罗斯的国家形象和民心士气,更令一些反对派开始蠢蠢欲动了。

据多家俄媒报道,近日多名俄罗斯地方议员向克里姆林宫递交了一份“联名公开信”,要求俄罗斯政府结束部分动员。这些议员声称,部分动员的命令可能会让俄军拒绝已经服满义务兵役的士兵退伍,从而引起法律问题。


克里姆林宫在不久后做出了回应,克宫表示关于部分动员的相关法律问题,此前俄罗斯政府已经解释得非常清楚,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克宫的回应如此冷淡是在意料之中的,此次联名上书的俄罗斯地方议员,绝大多数来自俄罗斯统一民主党。这个党派是俄罗斯政坛上的亲西方小党派,由于其政治主张长期得不到俄罗斯民众的支持,因此在国家杜马(下议院)中没有占据任何席位,只在圣彼得堡等靠近西方的地区取得了为数不多的地方议会席位。该党此番高调地跳出来,要求俄罗斯政府停止部分动员,显然是希望获得更多的来自西方的援助,同时争取俄罗斯本土亲西方势力的支持。

图片

虽说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之后,普京的支持率直线飙升,但是背后的隐患也不能被忽视。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境内发生了多起反战活动。

在俄罗斯政府发布部分动员令后,俄罗斯各大城市又爆发了一轮规模不小的反战运动。尤其是越靠近西方的地区,如莫斯科、圣彼得堡,反战运动就越激烈;而越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如车臣、达吉斯坦,就几乎没有什么反战运动。

图片

为什么会造成上述情况呢,这是因为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地是俄罗斯与西方交流比较集中的地区,大量西方企业在当地开设分公司,因此当西方宣布制裁俄罗斯、大量西方企业从俄罗斯撤走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西部大城市的市民阶级的切身利益就受到了巨大的损失。而且由于长期与西方接触,俄罗斯西部城市的市民中存在着声势浩大的亲西方思潮,这便是当地人反战态度比较坚决的主要原因。

图片

尽管俄罗斯大多数地区和绝大多数人民都支持普京政府和特别军事行动,但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政治中心,如果亲西方势力可以将当地的民众煽动起来,那么完全有可能起到以小制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对普京政府造成严重的冲击。

眼下俄军刚刚稳固住了战线,正在走出秋季军事失败的阴影,对巴赫穆特和马卡林的攻势还在进行之中,部分动员的三十万大军还有十五万人未完全完成训练。如果在这时俄罗斯后院失火,那么就必将会给前线带来巨大的不确定因素。

图片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为了节约兵力,俄罗斯将大量负责国内治安和镇压叛乱的国民近卫军部队调往俄乌战场。俄军在攻克新的城镇后,直接将城镇的治安维护和残敌肃清任务交给国民近卫军,不用留下兵力维持占领。但是这却导致俄罗斯内部的维稳力量空虚,很可能被敌对势力趁虚而入。

总而言之,目前俄军正逐步从秋季的失败阴影中走出,但仍没能获得重大军事胜利来扫清阴霾。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俄罗斯亲西方派和西方国家里应外合、冲垮普京政府最好也是最后的机会了。即使没能将普京政府冲垮,迫使俄罗斯将部分国民近卫军调回国内,也会给乌军减轻不少压力。

图片

而俄罗斯统一民主党此番要求俄罗斯政府停止部分动员,很可能就是西方试图在俄罗斯国内发动颜色革命的“前哨战”。虽然一个地方小党派的个别议员递交的联名信看似微不足道,但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今俄罗斯正处于多事之秋,国家安全这根弦始终不能放松。

图片

同时,俄罗斯正在大力倡导加大和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很多俄方人士认为普京此举是为了弥补西方制裁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果俄罗斯政府不能恢复经济,那么因为西方制裁而收入锐减、丢失工作的人就始终会成为不稳定因素。而继续加强与中国展开更高水平的经济合作、向中国开放更多的市场,则能够有效填补西方制裁所造成的经济空白,消弭俄罗斯国内的不稳定因素,从而形成对西方和亲西方势力的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