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号的事情,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已经分析过其原因是复杂的,本质上是超级大国国力整体走下坡路的附带结果。不过凡事都有一个主要的起因。而好人号问题的起因,就在于超级大国海军要把一种两攻强行的改为可以携带大量F35B的中型航母。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违反了两栖攻击舰这个舰型设计的初衷。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本来是可以携带少量STOVL战机的,不过都是一种战术辅助手段。黄蜂级两攻的主战武器本身是快速登陆的气垫船和直升机,包括到现在的鱼鹰旋翼机。但是当需要大面积的携带F35B 以后,就是把过去的以两栖攻击为主,变为了以当中型航母制空制海为主。F35B的尾部喷流的温度要比过去携带的STOVL战机的喷流温度高得多,所以要进行一系列的升级改造。每艘的改造费用是2.5亿美元,这个升级工程还没做完,就成了这样子。
其实这项工作,不但牵扯到超级大国海军的想法,还牵扯到其海军陆战队的想法。比较奇葩的是,所有的现役两栖攻击舰,包括黄蜂级和美国级的日常管理都属于超级大国的海军,而上面的F35B的主要飞行中队,却属于海军陆战队。F35这个项目本身也是海军陆战队的项目,最终把超级大国的海空军一起拉下水。但是超级大国的海军显然对其御用的F35C并不满意,到现在真正上舰部署的也不到一个联队,也就是不够一艘尼米兹级航母携带的主力舰载机的满编总量。可以从中看出超级大国海军在这个事情上的消极态度。而福特级航母到目前又偏偏弹射不了F35C。反倒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B上舰部署的速度极快,在美国级的首舰美国号上已经满编。也部署到了黄蜂级两攻中的马金岛号和拳师号,上舰了各自半个中队。而最近两年,
美国海军偏偏又闹起了尼米兹航母的在航荒的问题。一度在西太等“重点海域”,出现过长达半年的没有任何一艘尼米兹级航母可用的尴尬局面。曾经一度用马金岛号这类黄蜂级两攻和美国号两攻来补缺。这种其海军陆战队的“露脸”表现,一度让超级大国海军也部分改变了对F35项目的排斥心理。毕竟F35B好说歹说也是所谓的第5代舰载机。在其纸老虎的面目被戳穿前,总还可以忽悠一下全球的中小国家已经不懂行的看客。因此超级大国海军决定在比较新的几艘黄蜂级两攻上开始了全面的适合搭载F35B的升级。认为可以变相的增加一批携带5代舰载机的中型航母。以图挽回目前尼米兹级出动率越来越低,而且福特级又完全顶不上去的颓势。但是这种拿半路出家的两攻当中型航母,本身就不是那么回事。实事求是的讲,除了一个舰载机是所谓5代机的虚名外,其作战能力和效率实际上是非常低下的。
首先两攻的甲板面积完全没办法和正规的航母比,关键是没有斜角甲板。飞行区宽度只有不到20米,长度也不过刚刚过200米,这个操作区的大小甚至不如二战期间的3万吨级航母的飞行区大。既没有预警机,作战半径也很小。因此拿4万吨级的两攻当中型航母,其综合作战效率还不如3.5万吨级的正规弹射型中型航母。即使因陋就简,如果真希望长期在这些两攻上操作F35B,至少应该和女王级航母上一样增加一套滑跃翘头,这样起码可以让F35B的作战半径扩大30%,可超级大国海军又不想做这种大改。可以说是一个两头不靠的想法,导致了一场稀里糊涂的自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