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3号舰的球鼻艏实际装上以后。对3号舰实际长度的各种判断,似乎立即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过去很多人相信是320米以上甚至到325米,而现在直接掉到了300米,甚至有300米都够呛的说法。于是吨位也从过去的11万吨以上急速下落,7万多吨的说法重新有了市场。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的认识是非常不可取的。狼山个人仍然坚持3号舰是9万吨满排起步的看法。具体来说。前天推文已经描述了。也就是目前3号舰的水线的最前端,注意是水线最前端不是水线下面更突前的纺锤形球鼻艏的最前端;也不是未来更凸前的飞行甲板的最前端。通过测量可知距离目前施工干船坞的北侧尽头大约在30.5米左右。那么考虑到目前船坞的内段净长度是355米。那么去掉这个,
30.5米,剩下的长度最多就是324.5米。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说3号舰水线是325米已经完全没有可能。就是到320米的可能性也不大了。但是水线到底有多长,就看目前已经合拢的船尾突出棱,和中间人字形挡水板上端的真实距离到底有多远?用剩下的324.5米减去这段距离,就基本是3号舰的真实水线长度。而知道了真实的水线长度,那么也基本就知道了3号舰的大体满排吨位。为此,狼山曾经给出了这个船尾和挡水板上端的距离有8米、10米和最大14.5米三种可能性。即使按照最大的14.5米来算,那么3号舰的水线长度仍然有310米,仍然比小鹰级大出不少。而从最新却模糊的太空视角来看,目前这个船尾和挡水板上端的真实距离,绝没有大于10米的可能性!也就是暗示3号舰的真实水线至少在314米。
而极有可能就是和尼米兹级和福特级一样的316.5米!最低也可以确保312米水线的水平。而310米以上的水线就可以确保满排进入9万吨级。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就在于3号舰的吃水船型有可能直接利用了尼米兹级后期批次和福特级的成熟造型。这个从纺锤形球鼻艏和带棱线的船尾段就已经有所暗示。现在3号舰在船坞内的位置,其实是船身略微偏右边,这个过去也解释过原因。在于未来安装的飞行甲板的外飘,前左侧的斜角外飘更大。另外船体整体比较靠后,也就是船头部分现在距离船坞尽头,空出的空间比较大,有二三十米,而船尾却基本快顶到人字形挡水板了。这么做也是为了船体基本建成后,下水出坞时安全方便的需要。和船体整体偏右的考虑是一致的。因为未来再搭建2甲板以上的机库和飞行甲板。船尾部分的延伸已经很小了,最多再延后2到3米。
现在船尾距离人字形挡水板七八米以上,是足够的安全距离。而未来船头部分的飞行甲板需要比球鼻艏还要更往前延伸,最终全部建成的船头甲板,距离船坞尽头可能还有20多米。但这不是关键因素,实际上要考虑未来下水出坞时,最好有一艘拖轮直接进坞,驶入到3号舰的船头前面,再把3号舰往外顶。即使不直接顶,也可以在坞内作为防止出坞碰撞的拖绳警戒船。毕竟目前的船坞已经是580米以上的超长坞。因此才在水线前留了30米以上的空隙,足够一艘十几米长的拖轮进入其间回旋操作。而出坞时人字形挡水板肯定要拆掉,拆掉后可以有足够宽大的坞内水面,让多艘拖轮在舰尾部分倒退着往外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