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哥的话:对伊朗来说该来的总会来的,没啥可怕的天塌不了
2018-01-05 12:25:21



2017年12月28日,也就是上周四,伊朗第二大城市马什哈德爆发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之后游行示威活动开始向包括首都德黑兰在内的许多城市蔓延。
  据说马什哈德爆发大规模的游行示威的最初原因是鸡蛋价格上涨,之后经过许多媒体的“捐料”加工后就变成了示威者对物价高企,高失业率和经济形势每况愈下的不满。
  这种解释咋看上去似乎也解释得通,因为伊朗虽然是个宗教色彩浓厚的国家,但她实行的也是西方那种竞争性选举制度,伊朗国内的言论和舆论开放度高于大多数中东国家。巴列维王朝的西化和现在的伊朗政府对西方的开放使得伊朗有不少人很崇拜和迷恋西方所谓的民主和言论自由,他们可以上街表达自己的不满,可以指责和批评政府。
  问题是嫌物价高,鸡蛋贵,就说鸡蛋的事好了,可压根就没提鸡蛋的事儿,物价高也只喊了几句,然后就拐弯了,开始喊“释放政治犯”,“宁死也要自由”,“鲁哈尼去死”,“哈梅内伊去死”,哈梅内伊滚出伊朗等政治口号。口号都变味了,这是鸡蛋贵,物价高这种借口能解释的通的吗?
  现在示威人群中的意见领袖开始带节奏,抨击伊朗支持中东什叶派的对外政策,要求把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卫队从叙利亚、卡塔尔、伊拉克等国撤出。这是嫌鸡蛋贵的小老姓能想到的?现在谁最希望伊朗把伊斯兰革命卫队从这些国家撤出去?不就是美国、以色列和沙特这些国家吗?这些示威者是在替谁喊话,表达的是谁的意思,这还不清楚吗?傻子都能看明白。
  如果说把矛盾指向现任总统鲁哈尼,指责其执政不力,要求其下台,这还能用伊朗强硬的保守派精心策划试图削弱鲁哈尼及其政府的行动解释下去,因为伊朗的马什哈德是伊朗保守派的大本营。但喊出让鲁哈尼去死的口号就令人生疑了,更诡异的是还把矛头指向了伊朗的精神领袖哈梅内伊,这其中的用意就更值得玩味了,这种政治色彩浓厚的街头运动该引起伊朗高层及相关国家的警惕了。关于这个咱们后边展开分析,先来看看这示威人群是怎么召集起来的。
   示威者是通过一款叫“Telegram”的社交媒体软件相互串联起来的。伊朗只有8000万人口,却有一半以上,4000多万人在使用这个软件,包括美联社在内的多家美国(西方)媒体指出,示威迅速扩散到伊朗全国,“Telegram”扮演着重要角色。6哥想知道的是美联社们是怎么知道这一情况的?
   不用多思考,当年“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导火索突尼斯小商贩穆罕默德·布瓦吉吉的自焚事件,就是先在互联网引爆,接着又引发了街头抗议活动,接着抗议活动变成暴力冲突,街头革命愈演愈烈,从北非一直扩散到中东,然后“阿拉伯之春”开始,然后就。。。
  在这事件中互联网社交媒体无疑是事态扩大的罪魁祸首和最大的扩散源,问问推特、脸书和谷歌当年它们在自焚事件和之后的阿拉伯之春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干了哪些脏活就知道咋回事了。看来2010让谷歌滚蛋,拒绝扎克伯格来开展业务真是明智之举。
  科普一下这个“Telegram”,中文直译就是“电报”的意思,2015年07月12日,发表于人民日报的《揭开“WQ”事件的黑幕》,文中写道:“‘电报’主要用于组织串联。现在朋友们该知道这个“Telegram”是个神马玩意儿了吧?
  什么?不知道?那继续科普。
  Telegram的创始人Durov兄弟俩,俄罗斯人,这二位是俄罗斯的富豪,现已组织一个团队。
  6哥,他们的团队只是一个搞社交软件开发、运营和维护的团队吗?
  往下看,这对俄罗斯兄弟很“个性”,也很“另类”,曾因开发的软件威胁到国家信息安全,被俄安全部门请去喝茶,他们的工作室也被查了数次水表。后来这俩家伙离开了俄罗斯并组建了自已的团队。
  那么他们及他们的团队现在在哪里?
  Durov曾在Twitter喊话,说请用户放心,我们团队并不在俄罗斯,现在的公司注册于德国柏林,非常安全。其它有关这兄弟俩及他们的团队信息没有人确切的知道。这兄弟二人有时出现在美国、加拿大,有时出现在法国、德国,总之就是不在俄罗斯。至于他们的团队,很多人推测它只是一系列复杂的离岸公司控股结构中的一环,是一个用Telegram沟通的分布,实际人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团队,而不是一个物理的办公室。
  我们返回来继续说伊朗街头示威游行这事,在2016年11月20日的文章《特朗普团队估计在谋算伊朗,应进一步做好准备,防止美国冒险》中,6哥就分析过特朗普团队在谋算伊朗,上任后肯定会对伊朗有所动作,当时判断美国并不敢上来就对伊朗动武,应该是先围困、制裁和恐袭,接着玩颜色革命那一套,把伊朗从内部搞乱,然后视后续情况发展再采取相应的行动。经过一年多的折腾,现在看来美国正在按着这个套路操弄。在2016年12月8日的文章《中国力挺伊朗,警告美国别打伊朗的主意》倒数第二段,6哥就分析过美国更有可能对伊朗采取以往屡试不爽的颜色革命的套路。看下图:  现在游行示威已扩大化且愈演愈烈,所谓的和平抗议也开始夹杂暴力冲突,冲突中有人开始使用枪械,已有人被枪击致死,但媒体,包括提给媒体信息的目击者自已称,不清楚子弹是来自安保人员还是来自抗议者。有势力在竭力把水往浑了搅,这种含含糊糊,似是而非的所谓目击者提供的消息很容易煽动民众的情绪,看似没有明确说枪击者是谁,其实已把脏水泼到政府派出的安保人员身上,因为安保人员持枪这是事实,而参与游行的民众没枪这也是事实,这是大多数民众的共识。
  可那些被裹挟参与游行示威的民众并不清楚的是,在游行队伍中有些“民众”并不是真正的民众,而是策划密谋这次游行示威的幕后黑手派去的搞事者,这些搞事者身上就藏有枪支。
  幕后黑手在伊朗搞的这次事件的套路跟当初利比亚、乌克兰、叙利亚内乱如出一辙,先在互联网上通过媒体社交软件鼓动人们上街游行示威,然后带头挑衅维护治安的警察和军人,发生冲突,如果冲突中没出现警察或军人枪击民众的伤亡事件,就亲自动手枪击民众或警察、军人,有的甚至是使用狙击手远距离射杀民众、警察或军人。现在它们已经开始行动了,伊朗纳杰法巴德市的示威者在抗议中向警察开枪,造成1名警察死亡,另有3名警察受伤。
  只要出现伤亡,尤其是游行示威的民众死亡,冲突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升级,冲突一升级,国家陷入动荡,然后美国(西方)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口号公然插手介入,之后这个国家要么合法政府被推翻,西方扶持起一个傀儡政权,如阿富汗和乌克兰;要么陷入多政府的分裂状态,如利比亚。
  这次伊朗马什哈德游行示威的主要原因是参与游行的人抗议宗教精英阶层,指责他们腐败,应该对经济困难负责。
  又是反腐败的口号,原汁原味的理由,都不带换的,美以(西方)现在都懒到什么程度了,想颜色搞乱一个国家,只把以前搞的那些国家的理由、口号复制,粘贴过来就完事了,连标点符号都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
  你一说美以(西方)在伊朗搞事儿,一些美奴,甚至一些500/2就开始急了,跟你争辨开了,凭什么一有事儿就往美以(西方)头上赖?
  事实是只要美以(西方)这些邪恶政权别在幕后捣鬼祸害,哪会有那么多游行示威?哪会有那么多流血冲突?哪会有那么多生灵涂炭?哪会有那么多颠沛流离的难民?不是别人硬往美以(西方)这些国家身上扯,看看伊朗国内发生游行示威事件后这些国家的表现就啥都明白了,别说还是它们幕后操纵的,就是不是,就这么一副恨人不死,急不可耐的作派也不得不让怀疑。
  从上周四伊朗一发生游行示威后,特朗普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一连6次通过推特指责伊朗政府,鼓励游行示威者和闹事的人。
  特朗普说:“压迫性的政权不会被永远忍受”“伊朗公民受够了伊朗政权的腐败和挥霍国家财富支持国外恐怖主义。伊朗政府应该尊重人民的权利,包括人民的言论自由。全世界都在关注”。
  美国的一些政要和议员也迫不急待地跳出来附和特朗普,指责伊朗政府。副总统彭斯以及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都表示支持伊朗的示威者。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称,特朗普做出了“好的外交政策选择”,他呼吁特朗普做得更多,应发表全国性讲话提出战略,“我们有机会在2018年对真正的坏演员发动致命一击”。认同特朗普做法的还包括美国前参联会主席马伦等人。参议员胡德声称,伊朗问题能让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走到一起,“我们需要确定德国、法国、英国等欧洲盟友能追随特朗普总统的领导,支持伊朗人民”。
  国际上目前呼应特朗普的是加拿大和以色列。加拿大政府上周六发声明称该国“为伊朗人民行使基本权利和平示威感到鼓舞”,呼吁伊朗当局“坚持并尊重民主以及人权”,誓言“继续支持伊朗人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伊朗外交部抨击加拿大“多管闲事”,认为加拿大违反了国际承诺。1日,以色列情报部长卡特兹称,“希望伊朗人民赢得争取自由与民主的胜利”。
  美国、以色列、加拿大这些国家的政客真的是关心他国的人权,民主和言论自由吗?答案是否定的。
  它们只“关心”那些它们看不惯,不喜欢和想祸害的国家的人权,民主和言论自由,尽管跟它们友好的国家人权被侵犯,民主被践踏,言论被限制的很厉害,可都不是问题,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比如沙特和巴林,尤其是巴林近年来一直发生着激烈的反政府抗议示威活动,包括以色列也是隔三差五的有民众举行游行示威活动,要求内塔尼亚胡下台,要求对他的贪腐进行调查,对这些游行示威,美国装聋做哑,吭都不吭一声儿,这些国家都是“民主典范”,没法批评,连这都批评,那美国的“占领华尔街”又算怎么回事儿,所以美国不是瞎,是选择性地失明。。。你懂的。
  面对美国(西方)的暗中操纵和恶意指责,总统鲁哈尼承认,引发此次抗议的主要原因是伊朗经济不振。作为回应,伊朗政府正打算放弃提升燃油价格的计划,提高对贫困人口的现金补贴,并在接下来的几年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预计在2018年将会创造至少83万个就业岗位。
  现在知道内贾德为何竞选失败,鲁哈尼能够连任伊朗总统的原因了吧?!那个在联合国总部从没对美国客气过,扬言要从地球上抹去以色列的强硬派人物就是内贾德,伊朗的一部分政治精英认为内贾德这样的强硬立场不利于伊朗融入国际社会,难被西方接纳,最主要的是不能让西方解除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于是持温和立场的鲁哈尼就上台了,说来也巧,鲁哈尼2013年6月15日当选伊朗新一届总统后,时隔不到两年旨在解除西方制裁的“伊核协议”便达成了,同一个月份鲁哈尼入围美国知名新闻周刊《时代》2015年度人物的候选名单。
  尽管协议签订不久美国又以伊朗违反协议开发中程弹道导弹为由恢复并提升了对伊朗的制裁,但伊朗的油气重返国际市场和欧洲大部分制裁取消是美国阻挡不了。现在法德英等国都纷纷涌进伊朗,在伊朗的油气、电力、金融、电子等市场开始分蛋糕。西方解除对伊朗制裁除了分蛋糕,还有一个条件是伊朗政府必须适度放开舆论管制和允许持不同政见者存在。一股熟悉的味道。。。
  被制裁了几十年的伊朗犹如一个被饿了好几天的人,看到食物,哪还管它有没有“毒”,先吃饱了再说。鲁哈尼政府对西方不断的妥协等于变相默认了西方在伊朗对打着反对派旗号的颜色革命者的培养,这种靠外力培出来的反对派和持不同政见者,就是现在伊朗游行示威的前台直接组织策划者和主要参与者,所以这次伊朗国内的游行示威不过是“他日种的因,今天收的果”而已。
  你别看示威者喊口号让鲁哈尼去死,但矛头真正指向的是伊朗的宗教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大家可以从马什哈德游行者抗议的对象是宗教精英阶层,指责他们腐败,应该对经济困难负责和示威者高呼“哈梅内伊滚出伊朗”就可以看出来。
  为什么矛头指向的是哈梅内伊呢?
  因为伊朗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除了总统还有一个精神领袖,精神领袖的权力要比总统高,事实上精神领袖在伊朗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远超总统,且伊朗最精锐的伊斯兰革命卫队听命于精神领袖,由哈梅内伊直接领导。大家也知道,不论是支持叙利亚、伊拉克反恐的,卡塔尔与沙特断交风波中被派驻到卡塔尔,给卡塔尔政府撑腰的,还是支持黎巴嫩境内让以色列头疼不已的真主党作战的,包括伊拉克境内库尔德人独立公投后,帮助伊拉克政府军弹压库尔德武装的圣城旅,都隶属于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卫队,也就是说,伊朗的对外用兵和干预中东地区事务的最主要决策者是伊朗的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这下明白为什么矛头指向的是哈梅内伊了吧?
  剑指伊朗的最高精神领袖,是为了摧毁伊朗人的精神信仰和心理防线。搞臭、搞倒,甚至是搞死哈梅内伊是美以沙(西方)长期以来的既定目标,不是现在的一时兴起,从哈梅内伊的前任霍梅尼时代就开始了。大家还记得2016年6月7日发生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的大规模恐怖袭击的事吧?当天遭恐袭的除位于德黑兰的伊朗议会,还有一处就是伊朗前精神领袖霍梅尼墓地。作为伊朗伊斯兰革命领导者、前精神领袖霍梅尼的墓地被视为“圣地”,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事后极端组织“爱死”宣称对两起袭击事件负责,“爱死”搞的?鬼才信。试想一下,没有精神领袖影响和号召的伊朗,面对西方的颜色革命的冲击,结局不会比伊拉克、乌克兰、甚至是利比亚好到哪里去。
  面对伊朗的游行示威,美以加是落井下石,那欧洲呢?
  欧洲舆论现在也很纠结,出现了两种完全相反的调子,有的趁机煽风点火,有的则是同情伊朗,警告西方伊朗乱了对西方没好处。比如德国《图片报》1日声称,从加沙到也门,在中东引发火灾的是伊朗,西方对德黑兰采取绥靖政策将其当作“消防员”的做法“过于天真”。而该国《汉堡晚报》则呼吁让“鲁哈尼继续坐在总统宝座上”,认为他是一个温和派,若下台地区会更加动荡。就连布鲁金斯学会学者马罗尼对美国《洛杉矶时报》称,特朗普对伊朗示威者的背书可能是“死亡之吻”。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萨蒂亚博警告,特朗普针对伊朗政权的批评可能毫无益处,反而可能成为政府进行镇压的借口。伊朗裔美国人全国理事会成员马拉希认为,伊朗这次示威运动“始于伊朗并将终于伊朗”,与美国无关,“特朗普插手没有必要,因为他在伊朗没什么公信力”。
  连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都开始讥讽西方媒体,称现在分析人士与专家乱成一团,因为它认为“整个2017年,西方媒体充斥着伊朗人面对特朗普的批评如何保持团结的故事,他们的证据大部分都是引述当地说法甚至推特内容。”。
  这么说西方媒体面对伊朗境内的游行示威不再统一口径,一致枪口对准伊朗政府,反而陷入舆论分裂了吗?
  哦!不是,西方的媒体属于不同的利益集团,它们是自己利益集团的喉舌,它们的观点代表本集团的声音,是为了维护本集团利益而发声。上面已经分析了,伊核协议达成后,法德英这些国家已经涌进了伊朗开始分食利益蛋糕,那么涌进伊朗分食利益蛋糕的这些国家的那些利益集团当然要维护自己在伊朗的利益,他们自然就会帮伊朗政府说话,因为一旦伊朗乱了,他们在伊朗的利益就会受损。而另外那些没有参与分食利益蛋糕的,又和美以等国家的一些利益集团有着共同的利益,属于一丘之貉,它们当然希望伊朗乱,就这么回事儿。
  那俄罗斯是什么意思呢?它要是不从叙利亚撤兵,伊朗会有这事儿?
  俄罗斯在伊朗也有数百亿美元的投资,俄罗斯岂会让自己的投资打了水漂?1月1日,俄罗斯外交部称,希望伊朗局势不会发展成暴力流血事件,外部干涉破外稳定局势的行为不可接受。
  这就是俄罗斯的态度。至于说俄罗斯从叙利亚撤兵,给自己减压的同时增加了伊朗的压力,所以伊朗国内才会出现这事。这个观点6哥并不同意,从上边的分析及6哥2016年11月和12月份的两遍文章中大家应该明白,对伊朗来说,该来的总会来的,内外双重原因导致的游行示威这样的事迟早会发生,只是时间问题。
  那咱们呢?
  咱们在伊朗有巨额的投资,大规模参与了伊朗的油气开发和基建,尤其是南帕尔斯天然气开采,伊朗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基地,还是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一旦伊朗失控或被美以(西方)拿下,中国的能源供给出现问题不说,巴基斯坦的东侧直接暴露在美国(西方)的威胁之下,整个巴基斯坦就再难稳定下来,就更甭说中巴经济走廊了。伊朗在能源供给和经济发展上对中国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除了这些,伊朗在地缘战略上对中国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这就是中国为什么支持伊朗进上合,为什么要跟伊朗签防御协议的根本原因。据网友爆料,2017年中国为伊朗建立了“预警防空网”,整合了伊朗现役的各国导弹,把伊朗的S300、中国的红2、红9、美国的老“奈克”都统一到指挥、预警、打击的联网中,空情可以同步显示在北京的三军联合指挥中心;同时中俄的“北斗-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网覆盖伊朗全境。前不久,美国再次宣布伊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伊朗军事代表团随即访华,常万全会见,“在讨论不同层面合作的同时,还就加强伊中两国未来关系尤其是在航天、海洋、陆地、工业和国防领域的前景达成共识”。(以上资料转引之网络)
  在2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耿爽表示:中方注意到近来有关伊朗国内情况的报道。中方希望伊朗能够保持稳定,实现发展。
  看出来没,对伊朗国内发生的事,中国政府表现出的一副从容淡定的神态。
  俄罗斯和中国的表态传达给伊朗的信号是,别担心外部,专心把内部的事处理好即可。给美以(西方)传达的信息是,别玩的过头了,否则。。。。。。
  其实美国整伊朗的套路跟整朝鲜的套路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制裁+恐袭+颜色,朝鲜因体制原因避免了被美国(西方)下蛆,所以美国(西方)在朝鲜玩不了恐袭和颜色,只能一年四季穷嚎嚎制裁,制裁,制裁。。。而伊朗上面已分析了,制裁+恐袭+颜色三样一个不落。
  6哥在前边的文章中说过,如果巴以问题过热或美国没有从挑起的巴以矛盾中获得期望的利好,局势朝着美国不希望的方向发展,特朗普政府就会挑起新的热点,以转移焦点,给巴以问题降温。大家也看到了,巴以矛盾激化后,土耳其跳的老高,伊朗也号召伊斯兰国家团结起来共同对付以色列和美国,普京也说可以代替美国当巴以双方的中间调解人,中国计划的巴以和平人士座谈会也如期举办了。。。这些对特朗普刺激很大,所以他必须挑起新的热点以转移人们对巴以问题的关注度,很不幸的是,这次伊朗中招了。伊朗境内发生游行示威这不是第一次,当然也绝不是最会一次,这次跟以往不同的被下药稍重点而已,相信伊朗自己就可以搞定。如果局势失控,我相信中(俄)决不会坐视不理。在6哥看来,这不过是一场闹剧,闹一闹也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