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的玉兔2号在月球背面走了600多米了
2020-12-24 09:56:30






嫦娥5号行云流水一般的巨大成功,在让人振奋的同时,光芒几乎掩盖了已经发射几年的嫦娥4号和嫦娥3号,也取得了同样可观的重大成果。嫦娥4号的着陆器,玉兔二号月球表面巡视器,加上远在拉格朗日点附近的鹊桥中继卫星,整个系统已经连续正常工作了719天之久,等于是安全渡过了25个月昼和月夜的转换,也就是相当于地球上的25个月。而玉兔二号月球车,已经累计安全行走了600.55米。一里多路已经走出去了。嫦娥4和嫦娥3的成果,首先是对月球表面进行长期的“精确天气观测”。月球上没有明显的大气层,自然也不存在风云雨雪的变化;但是这并不等于月球表面,包括月球正面和背面,不存在“天气的变化”。月球表面自然也有月昼和月夜,因此就有白天和夜间的温度变化。



这个月昼和月夜的温差变化,可是月球探测中最核心的基础数据。而恰恰是这个最基本的基础数据,过去国外的公开资料都是不准确的。比如月球月夜的极限温度,根据嫦娥系列的实测,最低可以达到零下190度,而国外的资料显示只有零下170度。整整20度的温差,误差不可谓不大。而最早根据零下170度数据设计的玉兔一号的内部电缆,就明显吃了一个哑巴亏。月球上真实的高温和低温比过去国外资料中的差距更大,导致超过了绝缘层的最大伸缩能力,最终让玉兔1号的电缆外绝缘皮失效而造成了短路。已经被证实是玉兔一号失效的最主要原因。可见不论是月壤的真实在状况,还是月面上的环境温度,只有自己去实地测量才是最真实可靠的。而两个嫦娥落月器就是月球背面和正面的两个月球长期气象站。



除了获得月球昼夜的真实温度这些基本数值外,还可以测出月球正反面的真实辐射数据。月球表面也是会“下雨”的。不过这种雨,落下来的不是清凉的雨滴,而是太阳辐射出的高能粒子雨,其辐射剂量会比月球平时的辐射剂量瞬间高出上万倍。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这种“太阳粒子雨”可不是热水器,而是有极强的穿透力。可以直接打断生物的DNA并且对电器也有损坏,因此对未来在月球表面和月球周边长期轨道空间站上的人类和设备都是不利的。地球因为有磁场可以屏蔽这些强辐射,而将来如何在月球上防御这种“暴风雨”就是一个新课题。除了来自太阳的粒子风暴。还可能有来自宇宙深处更猛烈的伽马爆。嫦娥系列都可以很好的观测和记录,这是极端重要的,事关未来最基础性的“宇宙天气观察表”。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获得的珍贵数据。有人说玉兔二号目前每个月昼才走7米多。



是不是过于谨慎而出现的了“龟速”。其实小心行得万年船。玉兔1号过早失灵,除了参考资料不准,另外也和一开始行动过猛有关。其实嫦娥系统的设计寿命只有3个月,但是嫦娥4号体系已经正常工作25个月。玉兔1号也是坚持了1000天才彻底掉电失联。而嫦娥3号固定落月器已经在月球表面经过了7年整。虽然已经退休,但是仍然处于“退役管理状态”,时不时还是会发回珍贵的观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