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舰压百舰,事实证明电子侦察舰确实好用!
2023-04-14 00:27:10



无线电是人类最近200年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可以借助这种手段,超远距离的传递信息。甚至发报位置已经在冥王星的轨道之外也完全没有问题。而当今的地球周边以及地球到月球附近数十万公里的空域,已经被各种人造电磁波所充斥,只有月球背面可以稍微“清净”一点。由此可见,人造电磁波已经不单纯是反应了人类之间需要交流的信息,而且也可以通过对某个区域电磁波的统计计算与分析,得出一些非常有特殊价值的研判结果。在军事战略方面尤其如此。导致当代的电磁作战,已经不单纯是过去的截获对手的电报电话,从中得到绝密的军事情报;当然当代电磁战中,关于加密与破解的激烈对抗,仍然是电磁领域斗争的基本形式之一;但是现代化的电磁战需要截获的电磁信号几乎是,



全频谱的照单全收。也就是对某个特定的区域甚至是整个战区,如果要收集电磁信号,那么不管是军用信号还是民用信号;是加密通讯还是明码通讯;甚至是电影电视等日常娱乐节目的无线电信号,都是一项不落的全部记录;并且再通过超级电脑进行全面分析。有人说现代电磁战的载体等于是在过滤空气,其实是过滤空间中的所有频谱的电磁波。那么为何现代电磁战不是专门收集与盯紧军用无线电信号,而是所有的无线电信号全部都要收集与分析呢?这就在于,就像潜艇战的关键在静音,而实现静音首先要了解一个海区的背景噪音标准。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各大洲的沿海,与南极洲周边这种极少有人类活动干扰的海区的海洋背景噪音肯定大相径庭。繁忙的航道附近的海洋背景噪音主要来自各种船舶的发动机,

图片



而南极洲附近的海洋背景噪音则主要是天然潮汐、冰层开裂甚至是鲸鱼的呼声。因此就需要专门的海洋调查船去不同的海区现场收集各种海洋噪声。同样道理。地球上不同陆地与海洋上空的无线电噪音的来源与强度也是大不相同的。要确定某个区域的无线电大背景环境,同样也需要整体收集全部信号。比如在人口密集的沿海附近,F35等5代隐身机就可以用类似陆地电视台的频谱来伪装自己的相控阵雷达探测波。而维拉反隐身雷达,也可以借助背景中民用中波高概率探测到B2。通过不同区域无线电频谱的密度与信号强弱。还能找到对手战略防御的薄弱环节。比如超级大国曾经探测到北方的Y城地区与南方某2省之间就是沿海防御的最薄弱区。后某大国此后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才赶紧,



填补了缺口。也正是因为现场收集的对方的电磁信号的种类与数量都相当惊人。这就是造成单纯依靠电子侦察飞机其实不如更大型的专用电子侦察舰。电子侦察飞机无法在某个区域长期滞空,而且很容易被对方的战斗机快速驱离。而大型电子侦察舰却可以在对方敏感海区徘徊几十小时甚至上百小时。足够把所有电磁信号一次收集个够。大型电子侦察舰上设备种类与设备体量也可以更大更完善;甚至可以把超级计算机直接设置在船舱内部,对收集到的所有电磁信号现场分析破解,这也是大多数电子侦察机做不到。电子侦察舰还可以不请自到的加入对方的海上行动甚至是大规模演习当中,实现一舰现身,百舰被迫“闭嘴”的特殊电磁压制效果。在必要时,甚至可以直接贴身对方的航母战斗群。



让其起飞个舰载机都不敢明语呼叫。如果有必要,可以直接现场引导ASBM进行打航母作业,绝对可以做到上千海里之外弹无虚发!尼米兹号就吃了这个亏!